颁布时间:1970-01-01
从大连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大连海关打出税政服务“组合拳”,运用税管改革增活力,促进外贸稳增长。各类税政措施的运用累计为大连关区企业节省纳税成本逾30亿元,带动约10万人就业复工。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大连海关全面梳理和优化了税收征管工作流程,对13项关税业务实行了线上办理,涵盖税收征、退、减、免全流程,企业纳税便捷度显著提升。大连海关各业务现场已全面推行原产地证书的全流程电子化、无接触申领。送签环节,企业可自主选择电子数据申报或快递待签证书的方式完成提交;审核环节,海关结合企业申报情况灵活处理单证缺失问题,实行部分材料容缺后补的“特殊办”政策,为企业节省办证时间;领证环节,提供多元化申领方式,针对15种证书全面推广和支持企业进行自助打印,对于15种以外证书类别及企业自助打印有困难或意愿不强的情况,提供快递邮寄和预约领取两种选择,为企业“足不出户”获取证书提供保障。1月至6月,大连海关通过该项业务约为相关出口企业获得进口方海关关税减免4.43亿元。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压力,大连海关充分运用多元化税收担保措施为企业节省成本。关税保证保险作为海关税收担保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较原有现金或银行保函形式具有成本低、出单快、应用范围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张“小保单”彰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大威力”,企业只需购买一张保费十分低廉的保单便可完成担保,不仅办理手续简单,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本。今年以来,大连关区关税保证保险担保资金已达62.83亿元,同比增长2.69倍。大连海关还注重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提供具有“个性”的担保方案,以关区重点企业本钢集团为例,上半年集团公司财务担保的运用为该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高达4.9亿元,节省财务费用支出975万元。
同时,大连海关注重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率先在关税职能部门成立了大数据应用专项工作组,为属地企业提供“普适+定制”相结合的税政系统服务,有效辅助规范申报。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发的“智慧申报导航系统”,入选国务院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为不同企业打造的“规范申报企业专属库”,目前已覆盖70余家企业共计近3000项商品,从根本上提升了申报质量。“关税+科技”的应用在为企业提供申报便捷的同时,还有效推进了海关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式执法,海关源头治税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