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增值税纳税辅导 > 正文

虚设投资实为偷税

录入时间:2003-03-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3/05/2003信息】 不久前,税务机关在税收检查中发现一个 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些专营企业采取虚设投资的手法,逃避应纳增值税。例如,某 烟草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卷烟、雪茄烟的购销业务。其主管部门省烟 草公司,于1999年10月投资组建了卷烟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 对全省所属系统的烟草业务享有调拨销售职能。 2001年3月,税务机关在对该企业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这样一笔企业会计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省公司731173.88 应交税金——所得税360130.42 贷:投资收益1091304.3 企业认为,他们在1999年10月就投资20万元,入股省公司,上述投资收 益,正是他们通过投资渠道分得的税后利润,此利润不应该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 于2001年7月在实际收到此款后也未申报纳税。 企业为了证实自己有投资行为,主动向税务机关提供了长期投资账户及相关报表。 经核实,企业确实在1999年10月向省公司汇出了20万元。为此,省公司专 门还出具了《出资证明单》。该企业还提供了省公司在当地缴纳所得税的缴款书,以 证实分回的投资利润在当地缴清了所得税。 税务机关认为,从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据看,没有充分的理由证实是一项正常的投 资行为,倒是一种联销返利行为,其理由如下: 1.按照会计制度及投资准则规定,企业向某方投资,应有被投资方制定的公司 章程和协议书。公司章程及协议书应具备资本、股东权利和义务、公司法定代表人, 监事会的组成、任期和议事规则,投资分利的标准、依据等具体内容。这是鉴别企业 是否有投资行为最重要的证据。到检查期结束,企业也没有提供这些重要凭证。 2.根据《会计法》和《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省公司与企业 签订投资协议时,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才具有法定效力。而企业惟一 能向税务机关出具的投资证据,仅是一个《出资证明》。 3.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它要求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相一致。如果 该企业真有投资行为,则省公司参与工商注册的资本中应包含有该企业汇出的20万 元,但该企业也无法提供相关证据。 由于省公司统管着全系统的烟草调拨业务,已成为该企业购货的供货渠道,该公 司全年在此购货3172万元,并相继验收入库。可见他们不仅存在隶属关系,而且 还存在着密切的购销关系。近年来,他们就是利用这种购销关系,把该企业应得的利 益,通过定价转移到省公司,从而造成省公司毛利润人为上升,而下属烟草公司的毛 利润则相应不足。而该企业“投资”20万元的回报竟达109万余元,出现了高出 投资成本5倍多的反常现象,这是省公司逃避税收而将暴利转移的结果。对此,该企 业相关人员并不否认。同时,这一行为当中还存在着购货量越大,转移到对方的利益 越多,返回的利润越丰厚这一因果关系。所以,从实质上看,该企业以“长期投资” 为名而获取的投资收益,应该看成是一种联销返利行为或平销行为。 近年来,此种现象已在一些地方带有普遍性,一些有实力的专营企业,大多是在 哪里进货就在哪里投资,为了不被查出,还往往设置投资假象,在账面上将预付的货 款或铺底金,改挂在长期投资账户上,甚至被投资方还配套出具《出资证明书》,以 掩人耳目。对此,如果不对投资行为取得的相关证据,从法律的角度去认证或进行逻 辑分析,纳税人就乘机偷逃增值税。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