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政相关法规 > 正文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

财统[2002]17号颁布时间:2002-06-05

     2002年6月5日 财统[2002]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市、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 公室、中央管理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推动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深入开展,规范指导企业集团内部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我们制定了《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 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 附件: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导意见   为了促进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监管,提高资本营运效益,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企业效 绩评价工作在集团内部深入开展,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 评价规则》、《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和《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 作,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现提出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导意见:   一、企业集团开展内部效绩评价的目的。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是企业效绩评价 工作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指集团母公司运用企业效绩评价方法体系,对所属子公司的 年度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实施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企业集团开展内部效绩评价 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企业集团母公司更好地行使出资人权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具有母子公司架构的集团内部,必须做到产权清晰和出资人到位。企业集团母公司作 为子公司的出资人,通过开展内部效绩评价,能够全面掌握子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和年 度经营成果,正确行使出资者的各项权利。   (二)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监管体系。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监管、分工监督、 授权经营”的原则,政府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监管重点是政府直接投资的国有和国有控 股企业,不再直接监管企业集团母公司的下属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其占有和使用的国 有资本承担保值增值责任,通过开展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可以强化对子公司的资 本管理,进一步完善整个国有资本监管体系。   (三)促进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集团内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全集 团的资本营运效益。通过开展企业集团子公司经营效绩评价,了解掌握子公司经营效 绩状况,可以发现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管策略,促 进企业集团整体资本营运效益水平的提高。   (四)正确引导子公司经营行为。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内部对子公司的考评采 取以实现利润(目标利润)为主的传统考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子公司的短期 经营行为。而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从出资人角度,以投入产出为核心,运用行业统一标 准对比分析,综合考核各方面因素,客观评价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促进完善 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提高子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未来 价值。   二、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可以直接运用国 家统一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但为了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提高 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企业集团母公司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适应集团管理特 点的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其具体构建要求如下:   (一)以国家统一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为基础。企业集团母公司从出资人角 度加强对子公司的监管,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所以,企 业集团运用企业效绩评价手段开展子公司效绩评价,原则上应遵循财政部等五部委颁 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规定的评价 体系和方法。包括以投入产出为核心,财务效益、资产管理、偿债风险和发展能力等 方面的评价内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行业分规模多档次的评价标准等, 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绩的监管 需要。   (二)充分体现不同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特点。由于各企业集团具有不同的经营 管理特点,完全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方法体系实施内部效绩评价,有的 企业集团满足不了内部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可以在国家统 一颁布的评价体系框架下作适当调整,以体现不同企业集团的管理特点。   1.关于评价指标。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投入产出为核心,体现多因 素、多角度综合评价的特点,克服过去单一指标或少数几个指标的片面性。在现有评 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内部预算管理、目标责任制和监管重点,对三层次指标体系 进行适当调整,或者增加辅助评价指标,重新分配指标权重。在评价指标选取时,应 坚持数据资料可采集、指标间相互修正、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2.关于评价计分方法。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的计分方法应采用国家统一颁布 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评价计分方法,即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分别用于定 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评价计分,以满足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和多档次评价标准的对比判 断需要。同时,也可以在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定量 指标计分方法,细化定性指标的评价计分,建立有关辅助指标的加分或扣分机制。   3.关于评价标准。为了提高子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增强评价结果在行业内的可 比性,定量指标一般应运用财政部统一颁布的年度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在此基础上, 结合企业集团管理特点及新增评价指标,由集团母公司参照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及企 业效绩评价参考标准的制定办法,另行制定有关指标的评价标准。根据集团管理需要, 可以制定分行业、分规模的评价标准值,也可以制定集团内部统一评价标准值。   (三)不断发展完善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科 学、规范的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是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需要 在企业管理及评价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立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开展子 公司效绩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企业集团面对各种内外部复杂多变的环 境下,不可能建立一套一劳永逸的集团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 向、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不同时期的监管重点等因素以及评 价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保持 内部效绩评价体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   三、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的组织实施。企业集团开展内部效绩评价,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方法,规范操作程序,以确保内部效绩 评价工作切实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资本监督,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一)加强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 工作是改进集团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团 内部效绩评价工作由集团母公司统一组织实施,并建立健全评价组织实施机构,配备 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强的评价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评价实施工作。同时, 企业集团母公司负责组织指导子公司开展孙公司的企业效绩评价工作。   (二)建立集团内部效绩评价工作制度。集团母公司应将企业效绩评价纳入日常 工作范围,原则上每个年度终了和子公司经营者换届都应对子公司实施经营效绩评价。 在集团内部评价工作起步阶段,可以选择一些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的子公司进行试点, 待取得经验后及时加以推广,逐步建立正常的内部效绩评价工作制度,使企业效绩评 价成为集团母公司重要的基础管理手段。在具体评价工作中,应实行重点评价和一般 考核相结合,对于重点评价对象实施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对一般考核对象可以 只进行定量评价。   (三)根据管理需要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企业集团内部开展效绩评价工作,应 根据经营管理需要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集团母公司可以从各职能部门抽调有关人员 组成评价实施机构,负责实施具体的评价工作,也可以指定某一部门负责日常性的评 价事务,还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和咨询专家协助实施评价,比如将子公司的年度报 表审计与年度效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严格评价技术规范和操作实施程序。企业集团内部开展效绩评价工作,应 严格按照国家和企业集团母公司规定的技术方法与操作程序进行实施,以保证评价工 作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特别是要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数据的核实工作,确保 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对客观因素需剔除的重要事项及基础数据的确认调整,要本着 反映真实效绩和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   四、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结果的应用。集团子公司的效绩评价结果是十分宝贵 的信息资源,集团内部应充分开发利用好评价结果,使其为改进集团母公司的监督管 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服务。   (一)运用内部效绩评价为实现和调整经营战略服务。集团内部效绩评价首先应 该服务于集团发展战略,无论是评价指标还是评价标准,都要与集团整体战略相适应, 以便运用内部效绩评价手段促进集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集团母公司也可以 利用内部效绩评价结果,分析集团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决策。   (二)运用内部效绩评价改进集团母公司的经营管理。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和管 理体制,对于公司的经营效绩影响很大。特别是一些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集团,子公 司重大的筹资、投资、生产甚至定价决策权都集中在集团母公司,子公司的经营效绩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集团母公司的资本营运与综合管理水平。因此,通过对子公司评 价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找到集团母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相应采取调整和改 进措施。    (三)运用内部效绩评价发现子公司经营管理的漏洞,企业效绩评价结果是子公 司经营效绩的综合反映,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通过对影响评价结果的相关指标和 各种因素的深入分析,或者借助咨询专家的力量,找出子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 环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促进提高子公司的经营效绩水平。   (四)运用内部效绩评价结果实施奖惩。集团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出资人,有责 任建立和完善对于公司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达也是确保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条件。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客观反映了子公司经济效益水平和经营者钓主观努力程度,应将企 业效绩评价结果与子公司经营者和职工的奖惩(年薪、奖金等)挂钩,充分调动子公 司经营者与职工的积极性,完善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五)运用效绩评价结果建立子公司经营者业绩档案。选择和管理经营者,是出 资人的重要职责和权利。集团母公司必须根据经营者的业绩及时激励和调整子公司经 营者,以维护出资人的权益。而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和能力需要通过一定经营期间的连 续评价才能反映出来。所以,集团母公司应在年度效绩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子公司经 营者业绩档案,动态地管理和监督经营者业绩,建立有效的子公司经营者优胜劣汰机 制。   在企业集团建立和完善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开展子公司效绩评价工作,对规范公 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企业集团母公司要抓 紧研究和实施,并及时将集团内部效绩评价有关制度方法报同级财政(国资)部门备 案。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要加强企业集团构建内部效绩评价体系和开展子公司效绩 评价工作的组织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有关技术性问题。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