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工商税收纳税辅导 > 正文

如何运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0-03-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3/15/2000信息】 某项设备按照税法规定,可按直线法 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因素)。该单位前5年实现利润1 00万元,从第六年起,每年实现利润120万元。前四年所得税税率为33%, 假设从第五年起,所得税税率改为30%。请分别用递延法和债务法进行所得税 会计处理(要求计算第一至第十年的有关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应缴所得税, 并作出会计分录)。 答案: (1)递延法 第一年: 税前会计利润 1000000 加:时间性差异 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1010000 所得税税率 33% 应缴所得税 333300(1010000×33%)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3300(10000×33%) 所得税费用 330000(1000000×33%)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330000 递延税款 33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3300 第二、三、四年的账务处理同上。 第五年: 税前会计利润 1000000 加:时间性差异 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1010000 所得税税率 30% 应缴所得税 303000(1010000×30%)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3000(10000×30%) 所得税费用 300000(1000000×30%)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300000 递延税款 3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3000 第六年: 税前会计利润 1200000 减:时间性差异 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1190000 所得税税率 30% 应缴所得税 357000 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3300(10000×33%) 所得税费用 360300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360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57000 第七、八、九年的账务处理同第六年。 第十年: 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0×30%=3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 360000 贷:递延税款 3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57000 (2)债务法 第一、二、三、四年的处理同上。 第五年的有关处理如下: 税前会计利润 1000000 加:时间性差异 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1010000 所得税税率 30% 应缴所得税 303000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3000(10000×30%) 调整前四年已确认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1200 ?10000×4×(33%-30%)? 所得税费用 301200?303000-3000+1200?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301200 递延税款 1800(3000-1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3000 第六年: 税前会计利润 1200000 减:时间性差异 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1190000 所得税税率 30% 应缴所得税 357000 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3000(360000-357000) 所得税费用 360000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360000 贷:递延税款 30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57000 第七、八、九、十年的处理同第六年。 点评:此题主要考核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必须注意: 采用递延法时,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①本期应缴所得税;②本期发生或 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采用债务法时,一定时期的所 得税费用包括:①本期应缴所得税;②本期发生或转回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 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③由于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