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工商税收纳税辅导 > 正文

“饲料免税”究竟谁受益

录入时间:2000-01-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7/2000信息】 较长时间以来,国家为大力发展家禽 家畜,支持广大农民发家致富,推出了对饲料行业免征增值税(外资企业还免征 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营销观念已经改变 的情况下——   “饲料免税”,曾经发挥过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不 仅财政资金匮乏,生产建设举步维艰,而且大多数人都还处于温饱线以下,而人 民生活必需的副食品更是量少价高。因此,尽快丰富社会的物质产品,改善广大 城乡人民的生活,显然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首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全国农村改 革的深入和一系列让利于民、刺激发展的政策出台,我国改革开放迈出了关键的 一步。国家对饲料行业实行免税,就是其中的一项颇具积极意义的调控政策。因 为当时不但各种副食品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且饲养家禽家畜所需的粮食也比 较紧缺。从宏观调控上刺激饲料工业的发展,无疑是扩大副食品生产的正确举措。 短短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免税政策不但成功地促进了内、外资饲料业的发展, 引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家禽家畜的极大热情,而且很快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全国出现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城乡副食品空前丰富的崭新局面。这些情况表 明,当时国家实行对饲料行业免税的优惠政策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正 确的。   随着经济格局及营销观念的变化,“饲料免税”的政策意义被逐步淡化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流动都已经进入 了竞争市场,而且普遍追求经济效益。其中,各种饲料生产与销售的情况也不例 外。在此情形下,国家若继续对饲料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实行免税,已经失去 了其优惠政策的积极意义,也有悖于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调控准则。尤其突出 的是,各种饲料产出后,从事贩运和销售的“中间商”早已将此作为商品在市场 流通,且生意活跃,利润丰厚。他们的经营活动也同样享受税收优惠的问题,不 仅其他行业的商家对此颇有微词,而且许多一线税务干部也深感不解。因此,应 尽快调整饲料行业的税收政策。   实际情况显示:“饲料免税”农民并不受益。最近,笔者调查解剖了四川省 广安市现有的55家饲料生产厂家及商业经营户750户,从1994年实施新 税制至今,全市共计享受免税12000万元。对饲料生产环节实行免税后,生 产厂家既得到了不缴税款的优惠,又普遍以20%的利润计价,饲料生产厂普遍 盈利。其中,一家仅有80名员工的饲料公司,仅近3年时间就盈利526?6 万余元,创全市人均盈利最高记录。饲料销售环节免税后,中间商仍以每吨获利 200元~500元的赚头从事贩运,而零售业户又以15%~30%的利润加 价售给农民。这样一来,农民所买到的饲料根本就不便宜了。由此可见,“饲料 免税”使农民得到的实惠已经荡然无存。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