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人税务筹划手册:企业债券溢(折)价摊销中的税收筹划技巧——典型案例分析
录入时间:2003-06-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6/05/2003信息】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4-17]
合肥D实业总公司于1998年1月1日发行年息7厘,每张面额1000元的企业债券300
000元,从1月1日计息,规定每年付息两次。该债券于2001年12月31日到期。安庆F化
工公司购入其中250000元债券,1998年11日的市场利率为8厘。折价摊销法避税筹划
比较如表4-12所示。
表4-12 折价摊销法避税筹划比较表
日期 借:长期 贷:投资收益- 借:长期投资- 债券置存价值
投资-应 债券投资收益 债券投资
计利息 直线法 实际利 直线法 实际利 直线法 实际利
(或银行
存款 率法 率法 率法
1998. 1.1 241584 241584
1998. 6.30 8750 9802 9663.36 1052 913.36 242636 242497.36
1998.12.31 8750 9802 9699.90 1052 949.90 243688 243447.26
1999. 6.30 8750 9802 9737.89 1052 987.89 244740 244435.15
1999.12.31 8750 9802 9777.40 1052 1027.40 245792 245462.55
2000. 6.30 8750 9802 9818.50 1052 1068.50 246844 246531.05
2000.12.31 8750 9802 9861.24 1052 1111.24 247896 247642.29
2001. 6.30 8750 9802 9905.69 1052 1155.69 248948 248979.98
2001.12.31 8750 9802 9952.02 1052 1202.03 250000 250000
合 计 70000 78416 78416.00 8416 8416
三、结论与启示
直线摊销法和实际利率摊销法各自确定的收益对企业纳税是有影响的。在实际利
率摊销法中,债券利息收入逐期增加,而直线摊销法每期均等。因此在总收益相同的
情况下,实际利率法的收益是前期少后期多,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因此,应尽量选
用此方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