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企业税收筹划:专家论坛——关于纳税筹划(节税)的探讨(节选)

录入时间:2004-02-03

  【中华财税网北京02/03/2004信息】 1.6 专家论坛   关于纳税筹划(节税)的探讨(节选)   财政部科研所 贾 康   从市场经济的国际经验来看,纳税人的节税或纳税筹划是早已有之的事实。如果 说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他们这样的经验,肯定可以节税,可以做税收筹划,在理论上能 说出几条来?我试着做一个条理化的回答,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先考察一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特性,从这个角度来回答税收筹划的合 理性,其地位名正言顺。   既然是法治经济,也就意味着所有事情最后的判断标准没有别的,能够认定的依 据就是一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法治经济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规则——只要不 违法,这个行为就可以受到承认。如果定义避税、节税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把自己的 税收组织到最低限度,那我认为应该承认可以这样做,允许他存在。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是不是还有道德趋向的问题啊?道 德导向确实要讲,但在生产经营层次上,道德导向应是企业公平竞争,鼓励他们发展 企业,鼓励他们在守法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只要公平竞争就是合理 的,道德上就是无可否认的。   所以,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同时要加入道德导向这样一个综合性的观点出发, 可以把税收的筹划或节税的发展看作促使税制和征管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的健康因素。   第二,从市场主体这个角度去认识。   “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有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发展过程中非常 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使市场主体具有活力。市场主体和政府的关系、政府所实行的 调控应该如何合理化这个问题,是改革以来反复探索的各种措施的一条主线。如何处 理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从市场主体这个角度来看,是要使他们发挥潜力、 积极创新,能够把生产力多种要素优化配置,最后形成总体的现代化赶超的历史过 程。这就必须在我们市场经济建设中非常认真地看待市场主体的义务和权利的对称性。   如果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表达这种市场主体纳税人的权利。一个 角度可以通过生产者主体体现。作为搞生产经营的企业,不论你是什么所有制形式的, 都有一个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应该得到的生产者主权的权利。但是同时要承担风险, 回报和风险是对称的,他的权利是在他合法的纳税义务完成以后应该享受的。   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者主权。作为企业,他的主权就 是他应该在法律框架下具有选择自己消费的具体方式和组合的这种余地和权力,这样 的一个消费者的主权也就提供了他节税的可能空间,他觉得怎么样来安排自己的消费 最有利于把税款在法律框架下压到最低限度,他可能就要这样去做,这样做起来也无 可厚非。   如果说我们把市场主体的上述两种主权,他们这种义务和权利的对称性,看作一 个根本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制度建设的问题,那么从这样一个大的出发点,就可以回过 头来看出所谓纳税可不可以筹划,可不可以节税这样一个问题的判断。   第三,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去分析。   要建立公共财政这一套规范,它的内在要求是什么?公共财政的规范,从政府调 控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他应该按照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怎么样在法治框架下行事。   我国政府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去谋求他们最根本的利益,这 种根本利益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公共需求,公共财政就是要把这种公共需求放在理财 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最重要的地位上。如果说这种公共需求的满足能够合理地得到实现 的话,就必须使我们理财的调控(包括我们的税收,也包括我们的支出),不脱离法理 依据,在法治的框架下规范地行使,在有透明度的情况下不断合理化。   在一个税制总体的设计中,无论怎样强调中性,怎样强调简明,不可避免要包含 着一些优惠、倾斜的内容。我们治理越权越级滥行减免,并不能否定合理的税收优惠。 法定的以及根据特殊情况适用的优惠,实际上跟税收筹划有个内在的联系。如果我 们的市场主体纳税人比较充分地掌握这些关于优惠倾斜的具体条款,有意识地按照这 些优惠来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纳税方案,这一方面对纳税人来说是一个节税筹 划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政府调节意图实现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正好在这样一个节税 的问题上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政府间接调控必然要发生的一种机制。所以政府这种优 惠,倾斜引导,是可以和我们所说的节税、纳税筹划并行的。   同时,在公共财政的规范条件下,也不能否认会出现纳税人“钻空子”的问题。 任何一个税制的发展都是越搞越繁杂,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否认会出现一些漏洞,政 府的税收调节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有了漏洞,被一些专家或代理人发现以后,他就来 组织纳税人钻这个空子,尽量少交税。这种情况发生后,就是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考验。 考验首先是你在调节过程中会不会顾此失彼,一般情况下如果水平比较高,出现的 漏洞不会太大。其次是出了漏洞以后能不能发现得比较快,及时考虑再出一个法律法 规来弥补原来这个漏洞。总体来看,这个博奕过程可以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促进税 制完善,健康发展这样一个总体过程。   关于纳税筹划这样一种大的理念,我从上面三个角度来做出这样的回答。下面说 说关于纳税筹划在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一方面的认识。 不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我们的研究者,还是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市场主体, 我们的企业家和财务管理人员,多个角度上看,今后确实需要有关纳税筹划的系统性 的认识和相关实力知识的介绍和探索。就现在来说,我认为不存在任何税收筹划方面 的范本,我们可以参考书里的建议,并吸收案例提供的启示。但有关具体工作,我建 议最好是这样的,要请一个非常有资质的权威的代理机构给您做方案,或请他做顾问。 虽然付出了一部分代理费,但总体来看可以回避风险。在拿不准的情况下,应该积 极地向税务征管部门提出自己的设想,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以利于避免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出现大的问题。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