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西部企业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录入时间:2003-11-25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5/2003信息】 税务筹划是指经济主体为实现经济效益最 大化的目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自己的纳税事务进行的系统安排。其根本的目 的在于长期的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税务筹划在国外已经风靡了几十年,近几年,国内企业界也开始意识到税务筹划 的重要性,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税务筹划的潮流,但是还处在摸索、学习和推广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在经济舞台上一直较东部地区落后不少,中央为了促进西 部经济的发展,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西部企业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 机遇。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治、经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 主要手段的税收政策,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要研究税收政策对西部地区 经济的效应,寻求改善税收政策的途径,从宏观层面上改善西部企业的税收环境。西 部企业也应该运用国家的税收政策,积极进行税务筹划,这样才能使企业自身的竞争 实力增强,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一、西部企业税务筹划的环境分析   (一)宏观层次的不利形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梯度推移论”的非均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按照经济 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 区域,税收政策的制定实施多向东部沿海倾斜,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 差异,形成了总体上不利的税负水平和税收结构。根据统计,东部九省区的综合税负 平均为10.7%,而同期西部十省区却达到13.79%。   税收体制上,现行的分税制对西部企业的发展也明显不利。西部的产业结构中多 以能源开采、矿产品开采和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业为主,因此当前的“生产型” 增殖税中规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实质加重了西部企业的负担。中央和地 方税的划分,对资源税等上缴贡献大的西部也不合理。   产业结构上,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例较小,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经济结构单一, 国企经营不佳,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削弱了地方财政实力,西部企业得到的政府扶 持相应偏少。   (二)微观企业面临的劣势   首先,我国企业界的税务筹划意识普遍缺乏,观念陈旧,西部企业界尤其如此。 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税收知识了解很少,社会上偷逃税成风,关系税、人情税盛行,很 少有人想通过自身的筹划合理合法地节税。   其次,税务机关对税务筹划态度不明确,基本上是一种不支持、不反对的中庸观, 这反映了征税机关和纳税人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权利和权力的不对称状 态导致了权力的过度膨胀,权力滥用难以避免。西部地区相对封闭,计划经济思维有 一定的市场,企业在纳税权益的维护上形势不乐观。毕竟,再好的税务筹划方案最终 都必须经过税务机关的批准,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三,企业内部没有承担税务筹划的职能部门。本来会计部门与税务筹划联系最 为密切,合理合法的筹划方案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因其会计专业知识, 从事税务筹划具有独特优势,然而事实上由于税务筹划天然具有风险性,又没有利 益激励,会计人员对税务筹划缺乏积极性,导致其在税务筹划方面无所作为。   (三)西部企业税务筹划的大好机遇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适时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配合大开发,培育西部经济的增 长点,引导资金技术流入西部,国家制订了极为优惠的政策,包括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直 接作用于市场,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纳税人对国家政策作出正确积 极的回应。成功的税收筹划意味着纳税人对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全面理解和 运用,对国家税收政策意图的准确把握。西部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准确把握政策导 向,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二、西部企业税务筹划的优惠平台分析   优惠平台,是指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时所凭借的国家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形成的 一种操作空间。它是税务筹划极为重要的平台之一,广为纳税人所采用。目前,西部 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1)所得税方面,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和 外商投资企业,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需要 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对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免征、减征地方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 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实行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即内资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 起、外资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 征收企业所得税。(2)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方面,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 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 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西部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思路   (一)最大限度用足优惠政策。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关部门制定了众多税收优惠 政策,而且优惠将长期存在,西部企业应以此为立足点,仔细研究有关优惠政策,在 税收优惠上做好做足文章。   (二)结合西部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吸引东部优势企业来兼并和重组。东部优势 企业在扩大规模、兼并部分亏损企业时,可以获得实惠,如果被兼并方属于国家鼓励 发展的产业,还可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TCL集团从1997年开始,就成功运用税务筹 划,开展对西部的投资合作,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三)推进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国有设备投资的抵免政策。西部多为国有老企业, 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设备也大多陈旧和老化,所以西部企业利用技改进行税务筹划, 既可以提高技术装备,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又可以达到减轻税负的效 应,可谓一举两得。   (四)培育企业自己的筹划人才,力求培养自己的税务会计。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相继开展税收筹划,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 业务能力,广泛的信息渠道,独立公正的中介身份等优点,但是他们对于单个企业的 业务流程、经营特点、发展方向等关键性信息,又远不如企业领导者和企业财务人员 了解的多,了解的完整与精辟。较好的方法是建立企业决策者、会计人员和税务专家 三者合作的架构模式,会计人员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税务专家承担税务咨询,最后 由决策者负责方案的定夺。   (五)税务筹划的流程选择以经营活动的方式为主。此种方法对各种企业普遍适用, 能把握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易于同其他经营活动协调。   四、西部企业税务筹划的案例分析   地处西部某省区一公司,下设乳品加工部、运输部和牧场三个分部,牧场生产的 原乳按照成本价,经由运输部运送到加工部加工后出售,其中乳品加工生产所占销售 比例为60%,因此企业被归属于工业企业,按照增殖税条例规定属于混合销售行为, 一律按17%计征销项税额,公司进项税额抵扣仅仅是外购草料的10%和部分辅助生产 用品。公司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仅为50万元,应纳税所得为100万元, 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为国家鼓励类产业,所得税暂时按15%计征。公司决策层觉得 总体税负过重,决定进行税务筹划,以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支出。怎样的筹划方案能帮 助公司减轻税负呢?分析一下公司的经营活动,可以看出税务筹划空间相当大,只要 稍加策划即可以降低公司税负。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方案:将公司的三个部门独立分开,独立核算,组成三个法人, 分别办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生产上仍然按以前程序进行,只是三个部门按照正 常的企业间购销关系结算。分立后,加工厂的可抵扣进项税额上升为200万元,运输 企业的应税所得额为40万元,营业收入为100万元,牧场和加工厂营业收入为400万元, 应税所得额为60万元,此方案将产生以下效应:   增值税方面,作为牧场,符合了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的条件,能够享受增值税优 惠,实现零增值税;作为加工厂,购进鲜奶按照收购农产品处理,按10%计提进项税 额,进项税抵扣大大增加,应纳增值税大为降低;作为运输部门,由于独立核算,只 需要按3%缴纳营业税,比以前缴纳增值税时也有所减轻。总体减税为:(500×17% -50×10%)-(400×17%-200×10%-100×3%)=35万元。   所得税方面,由于新办的运输企业(西部)应享受“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所 得税减少40×15%=6万元。而且还可以利用价格转移的手段,将加工厂和牧场的部 分利润适当转到运输部,也能进一步减少应纳所得税。   应当提请注意的是,税务筹划是有风险的。因此必须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并加强 财务会计资料的核算,保证核算质量,避免因会计核算漏洞,构成偷税逃税和漏税, 而被税务机关查处,陷进税务核算的“雷区”。 (Ax 2003 011 027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