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走出纳税筹划误区:设备更新的筹划

录入时间:2003-09-09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9/2003信息】 第二节 设备更新的筹划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非常 重要。各国的税法规定千差万别,而不同的规定,对于企业的设备更新策略有着不同 的影响。作为跨国纳税人,在进行国际投资,面对不同的税法规定时,应如何做出自 己的设备更新决策呢?本书中,我们拟对不同税收政策下的设备更新策略进行分析,力 求能够帮助纳税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税法对于设备更新策略的影响 一国的税法对于企业的设备更新策略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设备折旧规定的影响 折旧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成本,加大折旧额能够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减轻税负, 这种作用被称之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一个国家的税法常常对设备的折旧 办法、折旧年限、法定设备残值比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以免企业随意计提折旧以逃 避税收。计提折旧的办法很多,如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其中加速折旧 法允许企业在设备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这种方法使得税款向后递延, 使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折旧年限的规定,对于企业每年计提折旧的数额有着重 要的影响。减少设备的法定折旧年限,即意味着企业每年多提折旧,从而减轻税负。 法定残值比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备年折旧额的大小,因此税法一般也对此有着 严格的规定,不允许企业随意报废设备。 (二)设备更新特殊规定的影响 许多国家为了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常常对设备 的更新采取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允许企业对用于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费用的一定 比例在税前扣除;允许企业贷款购置设备的借款利息在税前全额扣除等。这些规定也 极大地减轻了企业更换新设备的成本,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 企业在做出自己的设备更新决策时,一国的税收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有些规定不 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如不允许机器设备进行加速折旧,这意味着在更新时旧设备的 账面净值比较大,企业将承受更多的更换成本;有些规定则有利于企业的设备更新, 如允许企业购买设备的贷款利息在税前扣除。而且,企业在具体处置机器设备时,也 会面临一些税收问题,如旧设备变现所得应纳税,残值变现收益超过法定残值应纳税, 每年设备的操作成本可抵税等。 二、既定条件下的更新策略 面对税法的不同规定,企业该如何作出自己的决策,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呢? 下面,我们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某公司年初拟用新设备取代一台生产能力相当的旧设备,该旧设备已经使用3年, 尚可使用5年。假设该公司的预期报酬率为12%,所得税税率为30%,税法规定采用 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6年。两台设备的有关资料见表12-1。 表12-1 某公司新旧设备资料表 项 目 旧 设 备 新 设 备 原价/元 14950 14750 税法规定残值(10%) 1495 1475 已用年限/年 3 0 尚可使用的年限/年 5 6 每年的操作成本/元 2150 850 最终报废残值/元 1750 2500 目前变现价值/元 8500 14750 每年折旧额(直线法)/元 2242.5 2212.5 由于两台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同,并且使用的年限不同,我们只要从现金流出角度 采用年平均成本法来考虑即可。所谓年平均成本法是指设备未来使用年限内现金流出 总现值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即平均每年的现金流出,下面是旧设备和新设备的年 平均成本计算。 1.继续使用旧设备 继续使用旧设备所引起的企业现金流出项目有两项,即每年付出的设备操作成本 和因没有变现设备所损失的收益,其中后者是一种机会成本。在计算旧设备变现的收 益时,其变现值超过账面净值的部分作为企业的一种营业外收入,应该缴纳企业所得 税,因此在计算时应该将税收从变现收入中减去。 每年操作成本的现值=2150元×(1-30%)×(P/A,12%,5)=5425.22元 设备变现收益=8500元-[8500-(14950-2242.50×3)]元×30%=8416.75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所引起的现金流入项目也有两项,即每年的折旧抵税和设备残值 收益的现值。这里,折旧起着“税收抵板”的作用,它使企业现金流出量减少,即相 当于现金流入。该设备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故只能再提取3年折旧。在计算残 值收益的现值时,由于税法规定了一个残值比例,超过残值比例的部分是不能从应纳 税所得额中减去的,相当于要缴纳所得税,所以应该从残值收益中减去。 每年折旧抵税现值=2242.50元×30%×(P/A,12%,3)=1615.81元(其中3年 期年金现值为2.4018) 残值变现收益现值=[1750-(1750-1495)×30%]元×(P/S,12%,5)=949.54 元 由以上计算可知: 年平均成本=(5425.22+8416.75-1615.81-949.54)元/(P/A,12%,5) =3128.22元 2.更换新设备 更换新设备所引起的现金流出为购置成本和每年操作成本。 购置成本=14750元 每年操作成本现值=850元×(1-30%)×(P/A,12%,6)=2446.8元 更换新设备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为每年折旧抵税和残值收益现值。 每年折旧抵税=2212.5元×30%×(P/A,12%,6)=2728.94元 残值变现收益现值=[2500-(2500-1475)×30%]元×(P/S,12%,6)= 1110.72元 年平均成本=(14750+2446.28-2728.94-1110.72)元/(P/A,12%,6)= 3248.68元 3.结论 由于更换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大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平均成本,故继续使用旧 设备。 三、税法规定变化时的更新策略 在上例中,如果国家为了鼓励企业使用先进设备,改变购买先进设备的折旧制度 或是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设备支出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将对企业的抉择产生影响, 这里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允许新设备加速折旧,且折旧年限变为4年 假设新设备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则每年的折旧额变为: 第一年:14750元×(1-10%)×2/4=6640元 第二年:6640元×2/4=3320元 第三、四年:(6640-3320)元×1/2=1660元 折旧抵税额的现值总额=(6640×30%×0.8929+3320×30%×0.7972+1660 ×30%×0.7118+1660×30%×0.6355)元=3243.63元,比原来多了505.69元。 年平均成本=(14750+2446.28-3243.63-1110.72)元/(P/A,12%,6)= 3123.49元 由于更换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较原来的低,故应该更换新设备。 2.允许新增设备价款的一定比例可在税前扣除 假设可扣除的比例为x%,它所减少的税收的现值为14750×x%×30%×0.8929 =3951.08×x%,则两种选择的均衡表达式为: (14750+2446.28-2728.94-1110.72-3951.08×x%)/(P/A,12%,6) =3128.22 解得x=12.53% 这意味着当可扣除比例低于12.53%时,继续使用旧设备比较合算;当可扣除比 例高于12.53%时,换用新设备则是明智的选择;当可扣除比例恰好等于12.53%时, 使用两者基本上没有区别。因此,面对不同的扣除率,企业也要相应采取对策。 说明:P/A为年金现值符号,如(P/A,12%,5)表示年报酬率为12%的5年期年 金的现值,它的大小为3.6048;(P/A,12%,6)=4.1114;(P/A,12%,3)= 2.4018。P/S表示复利现值系数,如(P/S,12%,5)表示年报酬率为12%的5年期复 利现值,它的大小为0.5674;(P/S,12%,6)=0.5066。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