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走出纳税筹划误区:分立的其他筹划

录入时间:2003-09-09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9/2003信息】 第三节 分立的其他筹划 一、消费税的筹划 企业的分立会减少部分消费税。根据我国税法,消费税除金银首饰外一般在生产 和进口环节征收,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不再征收。因而,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一家专门的 批发企业,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将应税消费品销售给该独立核算的批发企业,则可以降 低销售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销售额。而独立核算的批发企业,由于处于销售环节上, 只缴纳增值税,不缴纳消费税。因此,这样做可以使企业的整体消费税税负下降,但 增值税税负不变。 例如,某企业A为一家香烟生产企业,每年生产香烟20万条,每条成本为40元,批 发价为80元,零售价为100元。如果该香烟生产企业直接对外销售,假定其中有一半产 品通过批发方式销售,一半通过零售方式销售,国家规定该种香烟的消费税税率为40%, 则应该缴纳的消费税计算为: (10×80+10×100)万元×40%=720万元 如果该企业设立另外一家批发企业B,企业A的香烟先以成本价40元/条销售给企 业B,然后再由企业B销售给消费者,则该企业应该缴纳的消费税计算为: (10×40)万元×40%=160万元 通过分立筹划,该企业共少缴消费税560万元,大大地减轻了税负。 二、轻装上阵筹划法 所谓轻装上阵筹划法,很显然就是要企业通过分立筹划,甩掉对企业生产经营不 利的因素,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些不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企业的亏损、税款、 老年职工的社会保障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抉择。 例如,企业A是一家专门从事钢材生产、销售的大型国有企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 史。从企业创建到现在,不仅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钢材,而且为国家实现 了大量的利润和税收,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几年,企业的发展很不 顺利,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体制的僵化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年上 岗的很多职工到现在已经退休,这些职工的各项支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这几年, 企业不仅没有能力上缴国家税款,共欠缴国家税款300多万元,而且有些时候连职工的 工资都发不出来。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企业前景黯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 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应该依法破产。但由于该企业 是一大型国有企业,企业的存亡关系到上万名职工的命运。如果企业按照正常的市场 程序进行破产清算,则意味着这几万名职工将下岗,这将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企业领导层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并报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最终决定通过分 立筹划甩掉企业包袱,轻装上阵。具体决定是这样的:将企业A的优质资产剥离出去, 成立另一家企业B,也就是将企业的大部分资金、全部存货、年轻精干的管理人员与技 术人员、对外的债权等对企业有利的因素转入B企业,将企业的负债、所负的税款及职 工中退休人员等不利因素等保留在原企业。这样企业B就成了一个全新的企业,拥有先 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而且企业的负担较轻,这种分立对于企业B来说意味着有新的 机会腾飞与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再创辉煌。 当然,企业进行这种筹划,确实是迫不得已,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点违规的嫌疑。 而且对于分立后的企业A,虽然由政府支持可以继续维持下去,但是步履维艰。不过, 企业进行这种筹划相对还是比较明智的,如果不进行该项筹划,企业可能面临的就是 倒闭,这是政府、企业和职工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而且,由于企业已经资不抵债, 如果依法破产,则企业所欠税款,国家税务机关基本上没有可能征到。因为按照经济 法规定,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后,应依法进行破产清算,由清算组提出破产财产分配 方案,在依法拨付破产费用、清偿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后,才轮得上支付所 欠税款。企业经营如此狼狈,只怕还轮不到税款就分文不剩了。企业A进行分立,虽然 有逃避国家税款的嫌疑,但对于本来就没有能力纳税的企业A来说,国家本来就没有可 能征到税。企业B的良好发展将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而且还会给整个企业带来重新获 胜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会对国家税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过筹划,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B机会更多,企业A也没有损失。如果实在要 经过破产程序,企业A也没有什么净资产了,对于企业集团也没有什么损失。另一方面, 税收负担由企业A承担,这意味着近期企业集团税收负担的减轻,因为企业A根本就没 有能力纳税,企业B有能力而又不用纳。基于这一点,有的企业甚至特意利用破产进行 纳税筹划。也就是将对于新企业有利的种种因素归入新办企业,而将种种负担如债务、 税务继续留在老企业,分立后,马上申请老企业破产。经过破产清算后,这些税款和 债务就一笔勾销了。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