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基础知识——纳税筹划的影响因素
录入时间:2003-04-17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7/2003信息】 七、纳税筹划的影响因素
影响纳税筹划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制度因素以及纳税人自身因素
等方面。
(一)社会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
降低企业纳税成本的方法不仅有纳税筹划一种,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手段,如违
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行为。在民主法制不健全
的社会里,纳税义务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会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去减少自己的税负。
由于法制不完善,其逃脱法律责任的可能性较大,存在着太多的侥幸心理。而在法
制社会里,通过这种违法的行为降低税负的做法,其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被查出就
得不偿失。因此纳税义务人更愿意通过不违法或合法的纳税筹划的手段去实现自己减
轻税负的目的。所以越是民主、法制健全的社会,纳税义务人的纳税筹划意识越强。
(二)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完善程度
纳税筹划中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就是利用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漏洞、空白
和一些屏蔽区间,这样既可以保证纳税筹划的不违法性,又可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税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设计得越完善,考虑的情况越多越细致,纳税义务人利
用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漏洞、缺陷来进行筹划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反。因此
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纳税筹划的重要因素。
(三)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优惠政策
税法中优惠政策的多少以及优惠幅度的大小也是影响纳税筹划的因素,这决定了
进行节税筹划的空间。
(四)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水平
纳税筹划过程中常利用税法中的一些弹性空间,在这些范围内,税务机关的自由
裁量权很大,具体操作过程中既可以从高适用,也可以从低适用,甚至不予追究,完
全取决于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因此纳税筹划过程中对这一点要有充分的认识,将这
种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也筹划进去,处理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五)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各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也就越激烈。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谋求生存、发展和获利就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
益。纳税支出作为企业的外部成本,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作为降低企业纳税
支出的一个重要手段,纳税筹划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因此,社会经济越发展,企
业对纳税筹划的需求就越大。
(六)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
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税务、法律、财会、
管理、谋略等。因此只有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社会上储备
了足够多的这些方面的专业人才,纳税筹划才能在社会上普遍开展起来。同时,也只
有科学、文化、教育发展了,纳税人的素质普遍提高了,才有对纳税筹划的更多需求。
实践证明,那些科教方面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纳税筹划现象也往往比较普遍。
(七)社会对纳税筹划的认可程度
社会对纳税筹划的认可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对纳税筹划工作的政策引导,
即国家是否认同其法律地位,是否鼓励其广泛的开展,以及国家在纳税筹划方面所制
定的法律、法规是否有利于其发展;二是社会上的广大纳税义务人对纳税筹划的认可
程度,以及他们采用纳税筹划方法的普遍程度。显然,纳税筹划应用越广,纳税筹划
的实践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纳税筹划的开展。
(八)其他政府部门职能的相关性
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以及其他规定进行筹划时,虽然由税务机关认定其减免税
资格,然而真正决定纳税义务人是否符合一定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标准的,往往不是税
务部门,而是与税务机关并列的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比如,认定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
企业的是科委系统,认定企业是否为福利企业的是民政部门,认定企业是否是校办工
厂的是学校的有关部门,而税务机关只是制定优惠政策并执行这一政策的部门。鉴于
政府部门的这种职能分工,纳税义务人充分利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权,以获得
减免税的资格。这也是业内人士常说的“纳税筹划在税之外”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纳税义务人自身因素
纳税义务人的自身因素是影响纳税筹划的内因,也是决定纳税筹划的主要因素。
纳税义务人的自身因素包括的方面非常多,涉及产、供、销、人、财、物各个环节,
但关键是纳税义务人的筹划意识。
纳税筹划的直接动力就是纳税义务人对纳税筹划的愿望强烈与否。只有纳税义务
人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意识到纳税筹划的重要作用,才能产生直接的纳税筹划的
行动。如果其纳税筹划意识薄弱,即使具有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能付诸于行动。
总之,影响纳税筹划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因
此,要想顺利地完成纳税筹划活动,筹划人员必须具备总揽全局的能力,充分考虑到
筹划中的各方面因素,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筹划方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