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避税与反避税知识问答——既然避税合法,为何又要反避税?
录入时间:2001-12-25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5/2001信息】 答:仅以“合法”二字使避税有别于偷漏
税,这显然不够,既然说避税为合法,为何又要反避税呢?其实,避税的合法性是从法
律而言,就经济后果而言,合法的避税和非法的偷漏税之间的区别就毫无意义,因为
两者同样导致了财政收入的减少,同样歪曲了经济活动的公平,因此,反避税的深层
次的理由源于财收收入和经济公正,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税还有一层好处
在于:要求政府制订出更为严格的税法,高质量的税法在纳税人“钻空子”过程中诞
生。因此,提倡反避税,起码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是有利于防止财政收入的流失;二
是有利于经济活动公正,从而有利于公平竞争过程中资源配置的优化;三是有利于高
质量税法的出台。
当然,对避税行为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避税行为是反避税的目标,有些避税行
为则不是反避税的对象。因此,为了使反避税得以顺利进行,还应对避税包括的范围
做进一步分析,分门别类,重点打击。从法律角度而言,避税实际上存在着三种情况:
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1)合法的避税,是指避税行为既不触
犯税收法规,也不对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不属于反避税对象。如,当国家对
咖啡课以重税,某君用喝茶替代了咖啡;当国家对烟酒课以重税,某君干脆不吸烟,
不喝酒了,显然这种避税,不属于反避税之列。(2)非违法的避税是指这种避税行为
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的漏洞,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做出有利于减轻
税负的安排。对于这种情况既不能说它是合法的,也不能说它是违法的,暂且叫它
“非违法的”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进行非违法的避税,当然会使国家税收蒙受
损失,但打击起来就不能简单化,由于无法可据,税务当局不可能像对偷税一样给予
法律制截,为了防止税收继续流失,只有迅速完善税收法,以杜绝漏洞。因此,此种
避税也属于反避税的对象,只是反避税重点不在纳税人而在税务当局自身。(3)表面合
法实际上是违法避税,是指在合法外衣掩盖下,用欺诈手段进行逃税的违法行为。这
种避税一般利用税法的差距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来少交税
或不交税。它们在表面上似乎是合法的,在法律上无懈可击,但从实质上看则以合法
的外衣,用欺诈手段偷税、逃税、与一般偷税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手段“高明”
些。对于这种避税是反避税的重点,一经查明真相,就应绳之以法,按偷逃税论处,
以维护国家财政利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