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全书:避税与反避税术语(65)
录入时间:2001-12-24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4/2001信息】 241.国际税收计划
国际税收计划,确切地说实际上是国际避税计划,是指跨国纳税人为了避税而制
定的计划。
税收负担的轻重对国际经营关系重大,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纳税人精心研究各国
税收制度间的差异及法律上的漏洞,以合法的方式,逃避税收,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许多精通国际税务的职业税务顾问们为纳税人在税务当局略微忽视的地方打开一条条
通道,并逐渐使这项“业务”专门化。他们聚集在会计事务所,开展为客户编制国际
税收计划的咨询服务,这项业务已逐渐引人注目。
国际税收计划可以在许多方面为跨国纳税人提供避税方式的选择。诸如:
一个跨国公司在国外应采取哪一种最有效的经营方式来减少税收。是设立分公司,
还是应建立子公司好。如果是设立一家母公司,是独资好,还是合资好。或者既不设
立分公司,又不设子公司,而是设“常设机构”更为有利。
一个跨国公司内各联属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应如何安排。怎样才能在不能触犯税收
法规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最优的内部价格,把收入多安排在低税国,费用多安排在高
税国。另外,还要通盘考虑经济上是否可行。如果因为上述安排,使其他费用上升了,
就要比较利弊,择优而定。
一个跨国公司应如何充分利用各相关国家税法中的免税、扣税、抵免等规定,以
及国际税收协定中提供的双边优惠和协定中的饶让条款,通过对这些优惠办法进行综
合比较,使之尽可能的加以利用,来减轻该公司的税负。
一个跨国公司如果利用国际避税地,通过建立控股公司、投资公司、金融公司、
专利特有公司、贸易公司、保险公司、海运公司以及离岸银行达到避税的目的。
总之,国际税收计划不仅包括以上内容,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随着跨国公司的蓬
勃发展,国际税收计划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具体内容也越来越细,并几乎成为
编制投资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42.隐报应税收入逃税法
隐报应税收入,是国际逃税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除了受税率高低的影响之外,在税率一定的条件下,应纳税的所得额的大小直接关系
到其纳税数额的多少。于是跨国纳税人就千方百计在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上打主意,
采取种种欺诈伪造手段,来减少应纳税所得。具体方法有下述几种:(1)用伪造、涂改
凭证、帐册等弄虚作假手法;(2)发生产品、商品销售、不开或少开销货凭证金额,隐
匿销售收入;(3)应转入企业的收入,故意在帐上不作收入,或收到销货款故意不转收
销售收入,而作为应收款占用;(4)把不属于减免期内的或不属于减免项目范围的销售
收入,挤入减免期内的或减免项目内;(5)虚列进货,或虚报开支增加成本费用开支规
模。
与国内税收相比,国际税收利用隐纳税所得这一手段逃税的可能性更大,跨国纳
税人常常是利用外国银行严格的帐户保密法,把应税收入转入外国银行帐户内,使国
内税务部门无法掌握。有些国家如瑞士的银行法严格规定,对客户进出款项绝对保密,
泄密者予以刑事制裁。这给匿报应税收入提供了蔽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