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新世纪个人纳税筹划:税务筹划简介

录入时间:2001-10-0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09/2001信息】 “税务筹划”事实上是一种老概念新提法。 它包括两个方面:纳税筹划和税收筹划。纳税筹划主要是站在纳税人角度而言的,进 行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以减轻自身税负;而税收筹划是站在征 税人的角度而言的,它的目的与纳税筹划的目的正好相反,它主要是能够不断地完善 税法,避免纳税筹划的成功,以多征税。这两者是矛盾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 两者又统一在税收的旗帜下。因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纳税筹划越成功,则必将促进 税收筹划的改进。 纳税筹划,就是指“合理避税”,这就给人一种误解,以为纳税筹划就是避税筹 划。再者,说筹划可以,但一说避税,大家就比较敏感,因此用“税务筹划”这一概 念,就将原来的范围大大扩大了,不仅包括纳税筹划,还包括税收筹划,而且用“税 务筹划”这一提法显得较为温和。所以,“税务筹划”比“合理避税”要科学得多。 对于税收筹划,有两个关键环节需要了解透彻:立法环节和征管环节。立法环节, 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立法人和时间。我国立法人的现状是:大多数税法并非是由人民 代表大会真正起草的,起草税法草案的人大多是税务部门的人或至少是与税务部门有 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这样,立法人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达到公正、公平的要 求。但是,让人大代表来起草就行吗?也不行。因为许多人大代表本身都极其缺乏税收 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连审阅一下税法草案都很吃力,就更不用说去编写或起草了。 幸好,现在全国人大机构也正在进行改革,譬如现在人大设立了一个预算监督委员会, 都由专家组成,这一点虽与税法关系不是很大,但至少说明人大的机构改革正在向好 的方向发展。至少不必向以前那样,起草出一些法律草案,都没有一定的专家级的机 构来监督。从时间上看,以前我国税法的制定往往过于草率,时间太仓促,如199 4年出台的新税法于1993年下半年才开始起草。立法过于仓促,最容易留下大量 的隐患和征管漏洞。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官员都在感叹修订一条法律是如何的困 难,要不断地扯皮,结果还未可知。而我国正好相反。幸而,我国现在也正往国际立 法趋势转化,如我国的《证券法》,就要花6年时间来起草,时间虽多,但制订出的 法律稳定性强,不容易被别人钻漏洞。这也就是说,在税法起草的同时,要考虑到该 条例会不会被人利用,只有不断地否定和自我否定,才能得到一部完善的税法。还有 一个环节便是征管环节,征管环节中最大的弊病便是公务员素质过低,导致征管不力。 纵观世界,只有新加坡的税务征管工作做得最出色。为此,我国曾派代表团去新加坡, 对其税收征管工作进行考察。大家公认以下三点是新加坡税收征管工作成功的秘诀: 以薪养廉制度、公务员素质高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这三点正是新加坡税务征管部门水 平高、效率高的重要原因。新加坡税务部门是一个极其富裕的部门,税务人员的平均 工资比新加坡的一般经理阶层都要高得多,而新加坡的一般经理阶层的薪金已经是很 高的了。俗话说:“人穷志短”,而新加坡这一以薪养廉制度正弥补了这一缺陷。虽 说人心是不易满足的,但新加坡税务人员挺善于心理平衡的,毕竟他们薪水极高,再 加上他们除了薪水之外,还有其他的非货币收入,如旅游等。再者,新加坡税务人员 普遍水平较高,要想进人税务部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虽说学历不能综合反映 自身的素质,但至少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新加坡税务人员由于大都具有一定的 税务专业知识,这样在征税过程中他们便能确实地依章办事,不滥用权力,也就不会 导致权力过于膨胀。当然有前面两点,还不足以约束税务人员的行为,其中还有更深 层次的原因。那便是新加坡政府当局抓住了华人关心爱护下一代的心理,制订了这样 一条规定:若税务机关公务员滥用权力或发生受贿案件,税务当局就将此案件做下记 录,存入档案。一旦存档,便终身不能洗刷。若违反这条规定的公务员的后代想进入 税务部门,即使他成绩再优秀,也会因为自己的先辈曾犯过错而被取消资格。试想由 于自己犯错而影响下一代的前途,这在众多华人看来都是无法接受的,这条“诛九族” 的杀手锏是最厉害的,这就使税务机关公务员能更安于现在较为安逸的环境,而不敢 随意越位,甚至恣意妄为。 我国的税收征管工作困难重重,这里有历史的遗留问题,如征管人员的素质普遍 低下等,所以,我国的征管工作急待补救。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要马上大刀阔斧地 进行彻底的改革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从表面上看,加强和完善征管工作只能从提高 征管人员素质人手,如搞培训班等,同时,也要加强对越权行为的惩罚措施。但从深 层次看,加强征管工作的关键在于立法。如果法律已经很完备,无懈可击了,那么征 管人员就只能被限制在一个小圈子内,权力膨胀的情况必将大大减少。我国税法与国 际税法的平均水平相对而言,是较为低下的。因此,导致许多国家的企业都跑到中国 来办企业,同时进行纳税筹划,来逃避税负。但我国立法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不断 地完善税法,不必像国外许多国家那样为了修改一条规定而浪费不少的时间。但立法 本身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所以,在制定税法时,就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多方考虑, 在制定法律时就必须考虑到是否会造成征管上的漏洞。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促 进征管工作顺利的进行,不应仅仅从征管方角度出发,还应考虑到纳税人的素质。纳 税人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抑制征管人员的权力欲,从而提高征管工作的水平。 纳税筹划与纳税人的关系较税收筹划更为密切,纳税筹划包括逃税筹划、避税筹 划、节税筹划和转嫁筹划,这里之所以把逃税筹划纳入纳税筹划范围,主要是考虑到 逃税与避税、节税、转嫁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减轻自身税负。但逃税是一 种违法行为。如果说以前我国的个体户进行逃税是无可奈何,但现在我国纳税人再进 行逃税,就不应该了,因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纳税人 的素质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时,如果再进行低水平的逃税实在是不值得。 现在市场上许多的避税类书籍大多把避税看作合法行为。对于这一看法,我们提 出异议,我们说一件事情不是违法的,但并不表明与它对立的事物就是合法的,它还 有合理和合法之分,而避税行为至多只能算是一种合理行为,因为事实上避税筹划是 钻法律的漏洞,所以避税筹划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想避税,首先就必 须懂税法,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广大纳税人所欠缺的。同时,企业在进行避税筹划时, 还必须密切注意国家的反避税动向,因为避税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相违背的。 再谈一谈节税筹划。节税与避税最大的不同点便是节税是合法行为,而避税是合 理行为;节税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不谋而合,而避税却是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相 违背的。因此,企业要是能成功地进行节税筹划来避免较多的税负,那是最好不过了。 但遗憾的是,节税筹划一般都是从如何充分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着手,而国家的税收 优惠政策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节税的成果肯定也是有限的。所以,纳税人的 节税筹划所获得的成果一般是很难满足纳税人降低税负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的。 最后介绍一下转嫁筹划。转嫁与逃税、避税和节税都不一样,转嫁不影响财政收 入,它只是把税收负担从一个纳税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纳税人身上,而不会减少国家 的税收收入。因此,转嫁筹划所受的政府方面的阻力就较小一些。但是,转嫁筹划遇 到了的市场方面的难题也受到更多的限制,如转嫁受到商品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大 小、课税范围的大小、纳税人追求利润的目标等很大的影响。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三种筹划方法,以求对税收筹划有个具体认识: 转让定价筹划法主要是在同一利益集团内部进行,如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若总 公司处于高税区,而分公司处于低税区,总公司如果想与另一个公司做生意,它就不 应直接与那一公司进行交易,而是通过自己的分公司再与那家公司交易。具体操作过 程是这样的,总公司先低价卖给自己的分公司,然后再由自己的分公司高价卖给那家 公司,这样,所获得的利润几乎全部截留在分公司里,而分公司由于处在低税区,则 其交纳的所得税就较少。而总公司虽处于高税区,但由于其所得额很少,因此,几乎 不负担什么所得税。除了这一条途径外,总公司也可通过高价收购原材料,以材料采 购的成本来冲减所获利润,这样,总公司整体可以少交所得税,同时,分公司也可以 采用低进高出的方法来截留利润,以因其所住区域为低税区,所以其所得的利润还是 远远大于其所纳的税额。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膨胀成本筹划法主要是两种途径:工资和材料。目前,我国纳税人较喜欢通过工 资这条途径来避税。通常的做法是将已故的公司员工的名字仍注册在公司职工表上, 以此来增加自身经营的成本,从而抵减利润,达到少交税的目的,但在我看来,这种 筹划方法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逃税嫌疑。较好的途径是通过材料计算来进行筹划。 我国会计做账时,对材料采购有许多种计账方法,如后进先出法较为明智。因为现在 物价普遍呈上涨趋势,用后进先出法,使期末存货更接近期初存货,发出材料价值接 近于市场价值,因此,企业的成本便膨胀了。此外,膨胀成本法还可通过折旧、费用 分摊来达到,这里便不再赘述。 人的流动筹划法在国际上较为常用,大家应注意,这里所指的人并不仅仅指自然 人,它还包括法人。当然,也存在着自然人为避税而改变国籍的,但这毕竟较为少见。 至于法人的流动,我在这里有个例子:假设英国在认定公司法人居民身份用的是总部 所在地原则,即若公司总部在英国,那么此公司便属于在英国的公司;与此同时,美 国认定居民身份的却是董事会开会所在地原则,即董事会在哪儿开,公司便是哪儿的 公司。好,那么现在有一跨国公司,它经过纳税筹划,便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来避税: 此跨国公司不是英国的公司,也不是美国的公司,两边都不必负无限纳税义务。 纳税人只有在了解税法、仔细钻研税法的前提下,才会更好地进行纳税筹划,从 而节约现金流出,促进财富最大化。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