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纳税筹划技巧:增值税纳税筹划实例——进项税额转出的筹划

录入时间:2004-01-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8/2004信息】 三、进项税额转出的筹划   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如果能确认该进项不能抵扣,则将该进项直接计入有 关科目,不计入进项税额;如果购入货物时,不能准确判断其进项是否有不能抵扣的 情形,这样,进项税额则采用先抵扣后转出的做法。其调整方法是:   1.购进的货物既用于应税项目,又用于免税非应税项目的,其计算公式是: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免税、非应税项目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例如:广州市区某一般纳税人,生产A、B两种产品,其中:A产品为免税产品, 12月份支付生产用电费3万元,进项税额5100元,本月购进材料进项税额6万元(材料 全部用于A、B两产品),当月产品销售收入150万元(其中A产品50万元)。则: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5100+60000)×5000000÷1500000=21700(元)   2.纳税人发生其他不予抵扣的项目(如生产免税产品领用的材料或基建工程领用 生产材料等)的,其应转出的进项的计算公式是: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非应税项目领用的货物或应税劳务购进金额×税率   例如:广州市某国有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基建工程2003年2月份 领用生产用的钢材10吨,该材料是1月份购进并验收入库,每吨不含税价2200元。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0×2200×17%=3740(元)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中的外购货物或劳务的进项税额,必须作进项税 额转出处理,需要结合企业有关成本资料进行还原计算。   例如:广州市某食品厂(是一般纳税人),2003年1月份福利部门领用大米4万斤, 用于发给本厂职工,大米进货成本为5万元,水灾损失半成品10万元,材料成本为7 万元,进项税率为17%,则: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5+7)×17%=2.04(万元)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