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走出纳税筹划误区:利润最大化——纳税筹划的根本

录入时间:2003-09-05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5/2003信息】 第五节 利润最大化——纳税筹划的根本 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最终的目的应定位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不应该是少缴税 款。如果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仅定位在少缴税款上,那么该纳税人最好不 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因为这样其应负担的税款数额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获取最大的 经济效益既然是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也理所当然是纳税筹划目的体 系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 这里所说的利润最大化,不是指从目前角度来看,而是指从长远来看。有些方案 虽然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利润最大化不 是本书所强调的。我们认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应服从企业的长远目标,以实现企业 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假定某大型企业A面临着是否进行债转股的选择,并假定该企业总资产为3亿元, 负债接近1.5亿元,目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所谓债转股就是指将企业所 欠债务人的债务,转为债权人所拥有企业的股份,这样,企业就不再负有债务,从而 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 如果仅从税收上考虑,很显然,该企业不应该实行债转股。如果不实行债转股, 企业支付给银行或其他债权人的债务利息,可以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从而减少企业 所得税的缴纳。如果实施了债转股,则企业的这笔利息支出将不复存在,从而相应地 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税款的增加也是必然。 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债转股对企业更有利。首先,企业总资产中的负 债占的比重过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企业的风险过大,不仅对于自己的经营不利, 而且对于企业的形象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别的企业也不敢与之合作。债转股则解决了 这个问题,使得企业的资产结构得到了改善。其次,企业的净资产增多以后,融资将 会变得更加容易,同样可以通过借款的利息支出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而且也更利于企 业的发展壮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甚至可以考虑改建为股份制公司并申请上 市。 因此,企业的纳税筹划不能仅盯着税收。 纳税筹划的内容包括避税、节税、转嫁筹划以及实现涉税零风险,虽然采取任何 一种方法理论上都可以使纳税主体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收益,但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 的,纳税筹划也不例外。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成 本收益分析法确定每次纳税筹划的净收益,如果净收益很小或者为负,则该项筹划就 不值得去做了。 这里所说的成本,可以仅指当前的实际成本,也可以从长远看指一段时期甚至将 来可能发生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总和。显性成本当然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但隐性成 本也不容忽视对纳税筹划中的转嫁筹划而言,更是这样。虽然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所 销售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办法,将其承 受的税负大部分转嫁到购买者头上去。而且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这种转嫁 越容易。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需求弹性比较小的产品,其长期需 求弹性比短期需求弹性要大,即消费者在持续高价的情况下,可以慢慢调整自己的消 费习惯,寻找到替代消费品。如果产品售价过高,消费者迟早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 费需求。因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人在利用转嫁方法进行筹划时应该谨慎,一 定要注意这种隐性成本,即客户数量的减少,或者从原料提供角度来说,合作者变少。 这种成本对企业的生存来说是最致命的损失。 纳税人在不能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或者预计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会不利于 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时,可以考虑另一种思路,即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将税收负 担自我消化,这其实也是广义税负转嫁的一种,即消转。至于如何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纳税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 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好的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很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带来 很大的收益。可口可乐一瓶饮料,麦当劳一份快餐,它们之所以能够畅销全世界,高 水平的程式化、规范化管理的贡献不可埋没。很多企业之所以破产也多是因为管理不 善。 (2)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技术。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利润构成 中,技术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领导着经济的潮流以成几何级 数的速度向前推进。一个企业如果能在某一领域中拥有最好的技术,则它一定会在经 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大力促进科技 进步,加速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3)寻找生产规模的最佳转折点,实现规模经济。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厂 商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则会达到规模经济。这主要是因为:①随着生产规模的 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机器设备往往 具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设备只有在达到了一定生产规模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②规模 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③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同时,厂商在生产要素购买和产品销售方面也拥有更多的优势。但是,生产规模也并 不是越大越好,当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管理低效率开始产生作用,信息 失真、内部官僚等使扩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超过规模效益的提高,就会出现规模 不经济。因而,最佳转折点的寻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4)促进制度创新,获得超额利润。制度创新也能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活 力,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 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应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事情:加强企业 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改进生产技术;寻找生产规模的最佳 转折点,实现规模经济;促进制度创新,获取超额利润。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