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纳税筹划宝典:其他税种的纳税筹划——资源税的纳税筹划

录入时间:2001-11-28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8/2001信息】 1.利用折算比例筹划法 纳税人出于某种原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可能无法提供或无法准确提供应税产品 销售数量或移送数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5条规定, 以应税产品的产量或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折算比例换算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这便给 纳税筹划创造了条件。 例如,某个体户生产煤炭并连续加工生产某种煤炭制品,而且由于其采用的加工 技术相对落后,使得其产品的加工生产综合回收率相对同行业企业较低,便可用这种 方法进行筹划。具体筹划过程如下:在确知自己企业综合回收率相对较低的时候故意 不提供或不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数量,这样税务机关在根据同行企业的 平均综合回收率折算应税产品数量时,就会相对少算课税数量。这里假定该企业生产 出的最终产品有1000t,同行业综合回收率为40%,该企业的综合回收率为25 %,则实际课税数量应为1000t/25%=4000t,而税务机关最终认定数量 为1000t/40%=2500t。由于资源税采用的是从量定额征收方法,课税数 量的减少将会明显地减少应纳资源税额。 可用这种方式进行筹划的资源主要有以下两种: (1)煤炭。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 综合回收率,将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应缴税数量。 (2)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 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例折算成原矿数量作为应纳税数量。 很显然,如果某企业的加工技术相对先进,使得本企业产品的加工生产综合回收 率相对同行业较高,便应该准确进行核算,给税务机关提供准确的应税产品销售数量 或移送数量。 2.利用相关产品筹划法 在现实中,一个矿床不可能仅有一种矿产品。一般而言,一个矿床除了一种主要 矿产品外,还有一些其他矿产品;同样,矿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也不会 只生产一种矿产品。 伴生矿,是指在同一矿床内,除了主要矿产品以外,还含有多种可供工业利用的 成分,这些成分即为伴生矿。考虑到一般性开采是以主产品的元素成分开采为目的, 因此确定资源税税额时,一般将主产品作为定额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考虑作为副产品 的元素成分及其他相关因素。如果企业在开采之初仅注重个别元素当然关于这种元素 的矿产品适用税额应该相对较低,以此来影响税务机关确定单位税额,使得整个矿床 的矿产品适用较低税率,那么筹划的结果便不言而喻了。只要税务机关受纳税人影响 确定了较低的税额,其效果就达到了。 伴采矿,是指开采单位在同一矿区内开采主产品时,伴采出来的非主产品元素的 矿石。根据有关税法规定,对伴采矿量大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规 定,对其核定资源税单位税额标准;对伴采矿量小的,则在销售时,按照国家对收购 单位规定的相应品目的单位税额标准缴纳资源税。如果伴采矿的单位税额主产品高, 则利用这项政策进行合理节税的关键就在于让税务机关认定伴采矿量小。伴采矿量的 大小由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所决定,如果企业在开采之初少采甚至不采伴生矿,税务机 关在进行认定时,通常都会认为企业的伴采矿量小。等到税务机关确定好单位税额标 准后,再扩大企业的伴采矿量便可以实现预期目的。如果伴采矿的税额相对较低,则 企业应进行相反的操作。 伴选矿,是指在对矿石原矿中所含主产品进行精选的加工过程中,以精矿形式伴 生出来的副产品。由于国家对以精矿形式伴选出来的副产品不征收资源税,对纳税人 而言,最好的筹划方式就是尽量完善工艺,引进技术,使以非精矿形式伴生出来的副 产品以精矿形式出现,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3.准确核算筹划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第8条,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 当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减、免税产品课税数量的,不予 减税或者免税。 《资源税暂行条例》第4条还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应 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 税产品的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 因此,纳税人可以通过准确核算各税目的课税数量,清楚地区分开哪些应该纳税, 哪些不应该纳税,应该纳税的适用何种税额,以便充分地享受到税收优惠,达到节省 资源税税款的目的。 例如,山西省某煤矿2000年6月份生产销售煤炭1000t,生产天然气20 万m3。已知该煤矿适用税额为1.2元/t,煤矿附近的某石油管理局天然气适用的税 额为4元/千m3。 由于煤炭和天然气很容易分开核算,而根据税法,煤炭开采时产生的天然气免税, 则当月应缴资源税为: 应纳税额=1000t×1.2元人=1200元 可以节省税款:(200×4)元=800元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