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节税办法多 全凭巧利用

录入时间:2001-11-30

  【中华财税网北京11/30/2001信息】 与其偷偷摸摸偷逃税,不如科学筹划,将 税收负担降到最低。这种被称为“税收筹划”的活动在西方早已家喻户晓,我们又何 必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税收筹划(也称节税,即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内,从多种纳税方案中 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预测和规划,使企业税负减轻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西方国 家几乎家喻户晓,许多企业都聘用了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国际金 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税收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各项税收法规逐步趋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往往面临纳税方案的选择, 不同的方案,税负轻重程度不同,而税收负担的轻重往往关系到纳税人实得利益的多 寡。 现代企业要有效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做好企业基础工作。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 的内容:一是企业应选择合适的人员做税收筹划。这些人员要能够精通现行的相关税 收政策法规,掌握企业产品涉税的范围和项目,懂得不同税种在经济活动中的不同调 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企业做出的税收筹划决策才会合法而有效。因此,科学的做法 是聘请训练有素的税务专家或税收筹划专家。二是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对同一 经济事项往往存在多种会计政策选择,最常见的有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 摊以及坏账处理的税收筹划。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企业的税收筹划 措施。 恰当的组织形式以及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人员配备奠定了现代企业进行合理税 收筹划的基本框架,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基础。除此以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投融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企业融资渠道有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种,资金筹 集时影响税收成本的是筹资费用在所得税前的扣除问题,其中主要有集资利息和贷款 利息的扣除。根据财务管理的理论,加大贷款规模,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有资金的 利用率。当然,要在企业有能力将贷款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此举才有效。 此外,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向非金融机构集资的款项要减少,已集资的要尽早退还,无 法退还的要随着下调,并且每年随着税前扣除标准的下调再进行变更,以免造成超标 准部分不能在税前列支,核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缴企业所得税,徒然增加税收成本。 另外,企业在办理银行贷款时,尽量办理贷款展期业务,不宜采用还旧贷、借新贷的 办法。 在资金运用方面,对外投资时,可以买股票,也可以买国债或企业债券。在进行 税收筹划时,应全面综合考虑三者比例。 2.选择节税空间大的税种入手。从原则上说,税收筹划可以针对一切税种,但由 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税收筹划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节税空间大小有两 个因素不能忽略:一是经济与税收相互影响的因素,也就是某个特定税种在经济活动 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对纳税人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通常就是税收筹划的重点, 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首先要分析哪些税种有税收筹划价值。二是税种自 身的因素,这主要看税种的税负弹性,税负弹性大,税收筹划的潜力也大。一般说来, 税源大的税种,税负伸缩的弹性也大。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