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必备--税务筹划:通过加强对税收的征收管理进行反避税
录入时间:2001-06-29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9/2001信息】 无论多么完善的税法、无论多么具体的反
避税措施,离开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的贯彻执行,都只能是一纸空文。加
强国际税收的征收管理,是国际反避税的又一重要环节。而高水平的征管工作只能来
自税务人员的高素质,来自于日常经验和资料的积累,来自于与国际社会有关方面的
合作,来自于征管手段的现代化。
一、对纳税人报告义务系统化和规范化
在规定了纳税人报告义务的条件下,税务当采取措施使纳税人承担报告义务,并
通过制定各种税务申报表使用其系统化、规范化,从而获得充分的税务信息。这一方
面使纳税人的报告义务更加具体明确,另一方面也便于税务当局对税务情报进行分析
处理。如美国财政部根据税法中规定的的纳税人报告义务,设计了许多表格,其中有
针对外国人控股公司中高级职员、董事和股东的第957号和958表格,要求纳税
人必须在表格中详细说明营业的性质、全部股票的种类以及说明收人和扣除的项目;
又如针对受控外国公司的第2952号表格;针对创建或转让外国信托的第3520
号表格;针对通货或证券国际交易所的第4790号表格;填报关于外国银行账户、
证券账户和其他财务账户的第4683号表格等。
二、努力获取国际税务情报
各国税务当局特别重视扩大从与纳税人有关的第三方获取税务情报。这方面困难
较大但又有可能性,如一些国际性银行和会计咨询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需要同有关国
家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纳税人从自身利益,需要同有关国家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纳税
人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时也会认为由第三方向本国税务当局提供税务情报对其更为有
利。尤其是当纳税承担举证责任后,甚至有严格保密习惯的银行一般也会提供有关情
报的。争取银行部门的合作,共同反避税是税务当局力争利用的渠道,如美国
1973年与瑞士签订条约反对有组织犯罪,为利用银行部门的协作进行国际反避税
创造了成功的合作例证。
情报交换是国家之间进行国际合作,防范国际避税的一项最为基本的措施,包括
交换防止居民和非居逃避税收的情报,交换防止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收的情报等。情
报交换可分为日常交换防止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收的情报等。情报交换可分为日常交
换和专门交换两种。日常交换是指缔约国各方定期交换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的
收入和经济往来资料,使缔约国各方可以了解纳税人收入及经济往来方面的变化;专
门交换是缔约国一方提出需要调查核实的内容,由他方帮助调查或提供有关情报。
三、开展税务调查与审计
开展国际反避税,税务当局除通过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书以及向纳税人取得有关资
料外,还必须通过税务调查掌握必要的资料,并根据掌握的资料,加强对总是较多的
企业的税收管理,以打击国际反避税活动。如日本税务机关为集中精力调查问题较多
的企业,同时引导纳税人遵守法纪,他们在税收征管上,把纳税人分为五类:优良法
人、准优良法、周期对象调查法人、循环接触法人和继续管理法人,对不同类型的法
人采取宽严不同的管理办法。他们还根据企业账册是否健全和有无严重偷漏税记录,
将企业的细税申报分为青色申报和白色申报,并对实行青色申报的企业给予亏损可结
转五年第一些税收优惠。
在税务调查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税务审计,包括雇佣私人国际会计事务所对跨国
纳税人提供的情况进行审核。审计重点集中在几种国际避税手法上,审计的主要对象
是总是较多的企业和较大的跨国公司。美国税务部门在审核不正当的纳税申报或虚假
的账薄和账户方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净值法",它是根据纳税人申报的所得和资产
负债表,就一个或两个税收年度的某项营业净值的增额进行估计,并与其申报的所得
相比较,由此推断出纳税人的真实应税所得。另一种是"银行存款",即把纳税申报的
收入和费用与根据其银行账户收支活动变动情况估计的收和费用相比较,来推断纳税
人申报的合理程度。
四、培训并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国际税收征管和国际反避税的复杂性,对税务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
发达国家的税务部门根据跨国纳税人使用的基本避税手段,为税务人员开设特别课程,
从而学会发现的处理逃避税收的技术方法。日本在反避税人才的培训方面有一套完
整、严格的培训内容:首先是对报考从事国际税收的人员严格把关;其次是对中选的
报考人员给予特殊的训练,并按50%的比例进行淘汰;再次是将培训合格的人员放
到基层工作岗位锻炼,经考查合格后方可从事国际税收工作。
另外,税务征管电脑化,即所有税收申报一律电脑储存,税务情报交换、税收滞
控制等方面充分利用电脑技术,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强国际反避税的效率无疑
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