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如何对企业的收入进行税务筹划?
录入时间:2001-06-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6/2001信息】 企业节税策略有缩小课税基础、适用较低
税率、延缓纳税期限及合理归属所得年度等方法,其中各项收入的最小化及收入方法
或时点的决定即为收入规划的重点所在。
按营利事业所得额计算,依所得税法第24条规定,是以本年度收入总额减除各
项成本费用、损失及税金之后的纯收益为所得额;以买卖为例:
销货-销货成本=销货毛利
销货毛利-(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净利
营业净利+非营业收益-非营业损失=纯益额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知,影响所得(也即纯益额)的大小涉及收入、成本、费用
等方面。本文拟选"收入"加以探讨。
企业的收入有营业收入(OperationRevenues)及非营业收入
(Non-operatingRevenues);营业收入为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经常营业的附
属收入;非常业收入是指与营业无关的其他收入或罕见的特殊收入。现分别说明如下: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的节税规划有:一为收入认列"时点"的决定,二为收入计算方法的选择,
一般销货收入,涉及收入认列时点(即收入实现点)的问题,分期付款销货及长期
工程合约,则涉及收入计算方法的选择,不论销货时点的决定,或收入计算方法的选
择,均影响所得税负的高低。
1.销货收入
节税策略的重点在于销货时点的认定,一般而言,内销交易以"发货时"为识别标
准,外销交易以"海关放行次日起十日内开立发票"为销货点的认列标准,企业为减少
当年度收入,可将上述的销货点延缓至次年度,即可达到目的。
此外,还应注意:①避免销货价格偏低,以免被稽查机关按时价调整销货价格;
②有关销货退回及折让,均应取得凭证以免虚增收入;③年度计算营业收入时,属预
收货款的金额,均应予以减除,凡此均应加以注意。
2.分期付款销货
分期付款销货损益的计算,有全部毛利法、毛利百分比法、差价摊计法及普通销
货法等四种。上述计算方法,所计算的当期毛利各有不同。例如:某公司以销售电器
制品为业,1999年分期付款销货收入4000万元,成本3000万元、毛利
1000万元,毛利率为25%,当年度共收分期价款1600万元。另外以现销价
格计算为3600万元。采用全部毛利法,毛利为1000万元(4000万-
3000万=1000万),采用毛利百分比法,毛利为400万元(1600万×
25%=400万),采用差价摊计法,毛利为760万元[(3600万-
3000万)+1600万×(4000万-3600万)÷4000万=760
万],采用普通销货法,毛利为六百万加上已实现的利息收入(按利息法另计当年度
实现的利息收入)。
上述诸法中,采用毛利百分比法为最佳策略,因为此法分期付款销货的利益,可
分摊于各收款年度,从而部分营利事业所得税可延期缴纳;采用差价摊计法或普通销
货法,可将分期付款销货价格超过现金销货价格部分分摊于以后年度,也可以享受赋
税延期利益,故属次之;采用全部毛利法,因分期付款销货的利益,全数列入当年度
所得课税,不能享受赋税延期利益,故最为不利。
3.长期工程收益
长期工程收益的计算方式有完工百分比法和全部完工法(工程完工期不满12个
月者方可适用)两种,究竟采用何种方法为佳,就节税观点而言,采用全部完工法较
为有利,因为:
(1)全部完工法于工程完工年度始须报缴营利事业所得税,故可获得延缓缴税
之利益,而完工百分比法则无此优点。
(2)全部完工法可免映实际毛利,尤其在物价通年上涨时,其成本及费用均因
而大幅增加,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则易造成前盈后亏的现象。
(3)营利事业每年均不发生亏损时,宜采用全部完工法较有利,因采全部完工
法可享受延缓交纳及合并计算交纳及合并计算费用限额的利益。但营利事业若合于前
五年盈亏互抵的条件,且开工前已有亏损,则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较有利。
二、营业外收入
节税策略着重于企业资金的运用问题,也即是设法增加免税收入及避免调整增加
收入。
在增加免税收入方面:①剩余资金,不要存入银行,宜购买政府所发行的公债,
因为依公债条例的规定,其收入免交所得税;②若购置不动产,应考虑购置土地而不
购买房屋,因为财产产易所得中属土地交易所得免税。③于证券交易所得停征期间,
运用资金购买股票,其交易所得也属免税。
在避免被调整增加收入方面,应注意税法的相关规定,如公司的资金无息贷给股
东,或公司股东、董事、监察人代收公司款项,不予相当期间缴纳,均应按一年定期
存款利息计算利息收入课税,凡此,经理人,应随时加以注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