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财政动态信息 > 正文

四川:“三维发力”提升预算编制审核质效 强化成果运用赋能预算管理

录入时间:2025-11-21

  为进一步提升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四川监管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部党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三维发力”全面提升2026年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审核质效,并注重强化审核成果的转化运用,推动预算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一、向机制建设发力,夯实审核基础,提升规范化水平 

  四川监管局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预算审核工作机制,为审核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一是健全制度体系。严格遵循《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要求,结合监管实际,根据四川监管局部门预算审核操作规程进一步细化审核标准、明确职责分工、优化操作流程,实现从资料受理、审核分析、复核审定到结果反馈的全链条规范化管理。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审核模式,充分依托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预算单位申报数据开展线上比对、校验和筛查。同时,结合日常监管中掌握的资产存量、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线下核实,提升审核的精准度。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对口司局—监管局—预算单位”三级沟通机制,明确专人对接,确保政策传导顺畅。审核中实行“分组审核、交叉复核、集体审议”模式,统一审核口径,凝聚工作合力。 

  二、向重点环节发力,突出审核实效,贯彻过紧日子要求 

  聚焦预算编制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确保过紧日子相关要求在审核中不折不扣地落实。一是严把“人员经费”基数关。运用“编制批复、工资发放、社保缴费”三表比对法,精准核实各单位实有人员情况,确保人员经费基数真实准确。二是严控“资产配置”入口关。建立“存量资产与新增需求”联动审核机制,将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与单位现有资产存量、使用效益及闲置情况严格挂钩。对存量资产能够满足功能需要的,一律不予新增配置;对配置标准超标的,坚决予以核减,有效遏制资产闲置浪费和超标配置现象。三是严盯“社保缴费”政策关。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需求,实行“基数核验、比例对照、政策适配”三重审核,确保缴费基数、比例符合地方政策规定,维护社保基金安全。 

  三、向成果运用发力,延伸监管链条,赋能预算全过程管理 

  四川监管局高度重视预算审核成果的深度开发和综合运用,致力于将审核效果从“点上纠偏”延伸至“面上提升”,构建预算管理闭环。一是服务预算决策。全面梳理审核中发现的不足及成因,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及时上报财政部,为完善支出政策、优化支出标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提供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将预算审核确认的基础数据、发现的不足同步嵌入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决算审核等工作环节,实现对重点监管单位、异常项目的精准识别和持续跟踪,提升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动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针对审核中暴露出的预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短板,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政策宣讲等方式,督促和指导单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从源头上提升其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审核一个单位、规范一个系统”的辐射效应。 

  下一步,四川监管局将继续坚守财政监管职责定位,持续巩固预算审核成效,进一步探索审核成果在绩效管理、资产盘活等方面的应用路径,推动属地中央预算单位预算管理再上新台阶,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贡献更大力量。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