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1-11
澳门专业人士跨境执业,是否还困于“资格不认、执业难行”的壁垒?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2025年版)》,用更明晰的条例打破这一顾虑。这份《清单》涵盖法律、金融、会计、医疗、建筑等10大领域,囊括87项职业资格,其中49项为澳门专业人士“量身适配”。澳门专业人士可通过执业备案、专业科目免考等“绿色通道”快速上岗。
一份《清单》,不仅拓宽了澳门专业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像一座专业“桥梁”,让越来越多澳门人在横琴找到执业归属感,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铺就了“快车道”。
从适应挑战到实现价值 澳门专业力量在横琴土壤扎根
从2019年建筑领域首推资格认可,到2025年《清单》实现多领域全覆盖,横琴跨境职业政策的持续升级,见证着澳门专业人士从“试探进入”到“深度扎根”的转变。
对澳门中医师徐永霖而言,政策带来的不仅是执业资格的认可,更是诊疗价值的释放。这位在澳门执业4年、横琴执业1年多的中医师,专攻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在澳门,大多数中医驻诊于私人诊所,条件仪器所限,慢阻肺只能靠症状判断,可能只按‘气虚’调理,远期效果有限。”徐永霖坦言,广医一院横琴医院作为全国呼吸病诊疗高地,能快速开展肺功能检查,让他既能用现代医学指南推荐用药规范治疗,又搭配中药干预。
“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少了,还延缓了肺功能下降速度,这才是中医‘治病’的价值。”如今,徐永霖每周定期在横琴红旗社区执业,患者从最初个位数增至如今30人次。这份“被需要”的感觉,让徐永霖坚定了在琴澳两地执业的选择。
政策的破冰,同样为张少东打开了创业新蓝海。拥有20余年澳门会计师经验的张少东,是首批取得横琴执业资格的澳门涉税专业人士。2025年9月,张少东参与成立了首家琴澳联营税务师事务所。“澳门多为中小企业,业务集中在审计、税务申报,而横琴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核心吸引力,且又有大量澳资、港资企业,未来还有葡语系企业入驻,这是崭新的市场机遇。”张少东表示,尽管尚在业务摸索期,但他看好横琴市场,希望能依托澳门的国际会计准则经验,为跨境企业提供“琴澳通”的财税服务。
在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的建设现场,澳门注册土木工程师李冠杰将跨境执业带来的便利,写在横琴城市发展的砖瓦之间。2021年,作为中建澳门公司的“百人过江”计划首批成员,李冠杰首次参与内地建设工程项目——横琴“澳门新街坊”。“粤澳两地在工程管理模式、安全制度、验收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甚至连工程术语都不一样。”李冠杰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的落地打破壁垒,备案即可执业,无需转换资质,让他和团队得以快速融入。
如今,横琴“澳门新街坊”已开售超1300套住房,这让李冠杰真切感受到“把澳门生活搬来横琴”的价值。“过去四年在横琴的项目经验,让我们加深了对内地建筑流程规范的了解,也逐步探索出粤澳建筑工程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李冠杰表示。
政策赋能与现实期待 人才流动背后的规则衔接诉求
三位澳门专业人士的经历,印证了横琴跨境执业政策的发展成效。从2019年建筑领域首推资格认可,到2025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覆盖10大领域87项职业,政策不断拓宽澳门人才流动通道。
截至2025年6月,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已发出备案认可文件658份,共有103家企业和555名专业人士合法备案,港澳企业和专业人士承建项目投资额达59亿元;税务领域,56位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取得跨境执业资格证;医疗领域,179名澳门医疗人员在横琴完成执业注册,多领域跨境执业便利化成效显著。
在资格认可、流程简化的基础上,澳门专业人士的诉求更聚焦规则衔接的深化,期待政策进一步回应实操中的深层需求。
对于医药领域而言,科研与成果转化“搭桥”,能更好提升医药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横琴有中医药重点实验室,澳门有研发优势,希望能有专项基金支持临床医生搞科研,比如慢阻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让‘澳门研发+横琴转化’落于实处。”徐永霖建议,建立医疗机构与实验室的合作机制,让临床问题能快速转化为科研课题。
作为首批取得跨境执业资格的澳门涉税专业人士,会计师张少东则期待未来有更多专业交流与实操培训。张少东建议,相关部门除了分享优惠政策运用之外,还可以建立港澳与内地会计师、税务师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案例研讨会等分享实操经验,加深澳门专业人士对内地经验做法的认识。
记者观察>>>
琴澳人才融合 依托便利举措走向优质发展是关键
从最初的“降门槛”让人才进得来,到如今的“优服务”让人才留得住、发展好。2025年执业认可清单的发布,让境外专业人才更清晰直观了解合作区跨境便利执业政策。不过,规则衔接仍需向细节深处发力。
三位跨境执业人士提出的建议,本质上都是精准化赋能的需求。未来,横琴不仅要做政策制定者,更要做资源整合者,比如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让澳门的研发优势与横琴的临床资源对接;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推动大湾区执业资格互认,让跨境执业人才依托便利举措走向优质发展。
只有更多的澳门人才在横琴找到专业价值与生活归属感,琴澳深度合作的蓝图,才能真正从愿景落地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