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0-14
在广阔的商业舞台上,小微企业如同点点繁星,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金昌市大众物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2003年成立的小微企业,始终专注于金属材料、建筑材料、钢筋产品等物资销售,凭借对税务合规经营的坚守与实践,在行业浪潮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创业初期:在迷茫中筑牢合规根基
2003年,建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省钢筋、建材需求激增。嗅到商机的杨青创办了金昌市大众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公司仅有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和寥寥几名员工,资金紧张,业务拓展举步维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几乎没有话语权。
“小微企业起步易、守业难,从创业第一天起我就意识到,规范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杨青表示。全公司仅有职工15人,很多人身兼数职,但即便人手紧张、事务繁杂,公司仍积极构建起基础的规范管理体系,要求经手的每一笔购销单据、租赁凭证都及时归档,杜绝“白条入账”“凭证缺失”问题。
为帮助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金川区税务局主动上门宣传政策,实地指导公司完善财务台账与申报资料,为企业建立合规体系“添砖加瓦”。乘着市场红利的东风,凭借合规管理与诚信经营,公司顺利获得了初创期的“第一桶金”,规模逐步扩大,团队人员不断增多,发展前景愈发明朗。
危机来临:合规底线抵御核算风险
随着新办建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金昌市大众物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陷入瓶颈。由于前期核算体系未能及时跟上业务发展步伐,公司出现成本归集不清晰、进项抵扣凭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存在一定涉税风险。
就在企业进退两难之际,金川区税务局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该公司的经营困境与潜在税务风险,第一时间组织“税小蓝 365”团队下户调研,逐条核查企业财务账目,帮助梳理成本核算流程,纠正申报数据偏差,确保小微企业普惠性减免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杨青投入仅有的库存资金,聘请专业会计人员重构财务核算体系,规范凭证管理、账簿登记及纳税申报流程,虽然短期增加了运营成本,但从根本上筑牢了合规防线。
“赚的钱可能会花光,但合规的口碑,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即便成本压力使利润微薄,杨青却始终坚守着这条底线。
转折之机:合规信用换来发展“甜头”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终于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杨青计划扩大经营规模,购置更多机械设备与建材,但资金周转压力再次袭来。
为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金川区税务局深化“银税互动”机制,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整合,让银行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为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参考。
“没想到凭借良好纳税信用,银行不仅简化了审批流程,还给出了优惠的贷款利率,100万元贷款在一周内便顺利到账。”杨青感慨道。得益于此,公司将获得的贷款资金用于仓储设施升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规模。
生存靠机遇,发展靠根基。对小微企业而言,要想走得远、做得大,从一开始就该把“合规理念”刻在心里。而税务合规,正是支撑企业行稳致远的核心根基,是规避风险的“防火墙”、赢得信任的“通行证”、获取资源的“金钥匙”。
作者:金昌市税务局 吕烨、张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