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税务工作快讯 > 正文

海南儋州:以数破题 构筑股权转让监管新模式

录入时间:2025-09-10

  国家税务总局儋州市税务局深入践行“以数治税”理念,聚焦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管中“识别难、核查繁、易漏报”三大痛点,成立“股权转让风险核查专班”,通过数据赋能、机制创新、闭环管理,有效堵塞征管漏洞,为经营主体营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构建“双轨筛查+特征库”体系,破解风险识别难题

  针对股权转让隐蔽性强、风险点分散的特点,专班以“数据标尺”为抓手,创新“建库筛查双轨并行”模式,实现风险精准画像。

  儋州市税务局股权转让风险核查专班以典型案件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股权转让涉税风险的共性特征,构建多维度指标组成的“风险特征库”,形成精准识别的“数据标尺”。以近三年典型案件为样本,系统梳理“0元转让、大额应收款挂账、未分配利润异常留存、转让价格明显偏低”等高频风险场景,提炼“净资产占比”“交易价格偏离度”等核心指标,构建覆盖全要素的“股权转让风险特征库”,为精准识别提供量化依据。

  另一方面,实施双向筛查策略——对外强化跨部门联动,与市场监管部门实时共享股权变更登记信息,通过“工商变更—税务申报”数据穿透比对,快速锁定“已变更未纳税”疑点线索;对内聚焦高频风险场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300余户股权转让企业开展定向扫描,剔除“大水漫灌”式排查,实现风险精准定位,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

  “数据筛查就像‘手术刀’,能快速剖开隐蔽的避税操作。”工作专班组长王高柳举例介绍,“我们通过比对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数据发现,某制造企业曾通过未分配利润挂账方式少缴税款,专班立即介入核查,及时辅导后纳税人合规补缴。这不仅是执法,更是守护税收公平。”

  深化“穿透核查+多维验证”机制,打通核查堵点难点

  面对“先税后证”政策执行中仍存在的平价转让、信息瞒报等问题,专班以“数据穿透”为核心,构建“穿透核查+多维验证”机制,推动监管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首先,精准定位核查对象。依托核心征管系统提取股权转让企业数据,结合风险特征库筛选出高风险企业50户,核查效率提升60%。其次,深度核验数据真实性。以纳税申报信息为基础,联动企业财务报表、银行流水、资产评估报告等多源数据,对股权转让收入、原值及费用扣除进行“穿透式”验证,重点核查“阴阳合同”“虚假评估”等违规行为。最后,双向比对锁定疑点。通过税务申报数据与工商变更登记数据交叉比对,识别“已变更未申报”疑点,同步整合“企查查”“天眼查”等第三方平台信息,协同银行获取资金流水、评估机构提供估值报告,为关联交易定价提供客观依据。通过核查最终发现多户企业存在股权价格异常、成本确认不准确、未按公允价值增资及应申报未申报等问题,及时辅导企业补交税款及滞纳金,有效维护了税收公平。

  “风险特征库与申报数据的交叉比对是我们的‘秘密武器’。”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分局刘聪分享了他的看法,“某公司股权转让申报股权转让价格异常,专班调取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发现其通过虚增负债隐匿资产,及时介入辅导企业补缴了税款,避免了税款流失”。

  打造“全链闭环+长效治理”模式,推动监管质效跃升

  为巩固成果、形成长效,儋州市税务局围绕“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目标,构建“全周期”监管体系,推动税收治理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升级。

  对外,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互通机制,打通工商登记、不动产登记等数据壁垒,实现“一数一源、多方互认”,为全链条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对内,构建“识别—核查—反馈”闭环,制定“股权转让风险监管台账”,集成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结果反馈等信息,实现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预警、事中干预”转变——对低风险企业推送“政策提醒”,对中风险企业开展“纳税辅导”,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核查”。此外,注重服务与管理融合,针对核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梳理股权转让核查指引,同时针对股权转让重点行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培训”开展政策辅导,推动纳税人从“被动遵从”向“主动合规”转变。

  “数据赋能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模式的革新。”儋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爱清表示,“儋州市税务局进一步将风险防控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深度融合,以点带面撬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走在前列,抓紧抓实‘强基工程’这项全局性、系统性任务,以系列务实举措,实现组织收入更高效、税法遵从更自觉、征管质效更优化的工作目标。”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