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09-02
在山西盂县,一批承载着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正在破茧成蝶、加速焕新,逐渐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支柱。国家税务总局盂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通过一系列精准帮扶和创新服务举措,将税惠政策的红利转化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老字号”名更响,“新特产”味更香。
合规辅导 润泽醋香百年
在露天的晾晒场里,几十口大醋缸整齐排列,丝丝缕缕的醋香萦绕鼻尖。山西锦福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举正向顾客介绍着酿醋蒸、酵、熏、淋等传统工序。作为深耕杂粮酿造醋领域的老字号企业,该公司厚植盂县后元吉村古法酿醋文化,其主营的富硒醋产品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公司成立以来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王举坦言,“最初醋厂业务比较单一,涉税事项也不多,随着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如何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上却犯了难。”
面对企业困境,盂县税务局快速响应,不仅推送食用醋酿造行业纳税申报的注意事项,更着眼于企业发展未来,主动讲解农产品计算抵扣、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和操作要点,为企业建立“政策储备库”,帮助企业及时防范涉税风险,走稳合规经营发展路。
“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辅导,政策讲得透、讲得细,给我们放心享受吃了‘定心丸’。”王举说。
双线服务 守护匠心味道
提到盂县月饼,天元成张大虎月饼加工坊色泽金黄的桃仁月饼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盂县桃仁月饼工艺已传承到第六代,距今有百年历史,凭借纯手工制作的匠心工艺,深得消费者青睐。
“以前我们的月饼只是销往省内,没想到申报非遗项目后慕名而来订购月饼的顾客越来越多,这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政策帮扶。”张大虎感慨道。
盂县税务局密切关注当地非遗产业的发展状况,针对手工加工作坊规模小、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线上“点对点”+线下“面对面”双通道服务。一方面,利用“马上问马上答、码上提码上办”的线上服务通道,实现了发票领用、免税申报等高频业务快速办;另一方面,组建非遗服务专员团队,在销售旺季前主动上门,结合实际经营数据和订单情况,“面对面”演示税费政策减免操作和发票开具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政策逾期。
据了解,在税务部门的护航下,盂县天元成月饼加工坊享受的税惠红利助力百年桃仁馅的香气飘得更远了。
靠前服务 培育紫苏新业
在盂县仙人乡东会里村的生产车间里,紫苏籽经过两次脱壳后褪去黑色外壳,开始分流到不同的生产线。公司负责人付贵平介绍道:“我们秉持‘全株开发’的理念,深耕紫苏产业领域多年,不仅榨取紫苏油,还研发出紫苏茶、紫苏饼、紫苏蛋白粉等产品,这些通过富硒认证的产品,逐渐成为盂县的新特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立足于该企业深耕农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亟需拓宽市场的阶段性需求,盂县税务局前置服务端口,量身定制了涵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终端销售全链条税费政策“锦囊”,确保税费政策精准覆盖企业产销全周期。同时,运用税收大数据定期对企业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发票管理的合规性、优惠政策的准确性进行税务“健康体检”,制作“风险清单”开展预警,帮助企业解除发展后顾之忧,助力盂县紫苏“小作物”产业闯出大市场。
“税务部门带来了税收优惠的好消息,服务及时又周到,这次的税惠政策能让我们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节省的流动资金就能用来引进新的生产线了。”付贵平介绍道。
盂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卢再庆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加精准的服务、更加务实的举措,聚焦企业涉税诉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为实现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税务动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