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国税综合信息 > 正文

吉林通化:精准施策 护航“莓”好致富路

录入时间:2025-08-08

盛夏的通化县光华镇,7500亩标准化有机蓝莓种植基地绿意盎然,蓝紫色的果实挂满枝头。这里是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种植基地,从田间采摘的忙碌到工厂加工的有序,从冷链物流的高效到全国市场的热销,一颗小蓝莓正串联起一条融合生态、产业与民生的“共富路”。国家税务总局通化县税务局通过精准服务与合规引导,为这条“莓”好之路筑牢发展基石。

合规筑基 筑牢产业发展“规范线”

每到采摘季,基地里都是一派热闹景象。“现在正是成熟期,在第五分厂基地有300余人同时进行摘果,每天可采摘鲜果约20吨。”通化禾韵蓝莓种植基地第五分厂厂长孙增武介绍说。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企业在雇佣临时工、农资采购等环节的涉税管理难题逐渐凸显。

针对蓝莓种植企业用工季节性强、费用核算复杂等特点,通化县税务局组建“农产品税收服务专班”,推行“一企一策”深度服务机制,深入种植基地一线,针对企业用工分散、费用核算复杂等问题,指导企业建立用工台账与农资采购明细,实现“用工有记录、支出可追溯”。汇编《涉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南》与《涉税风险提示清单》,将免税政策、费用归集规范等内容送到企业手中,通过“一对一”辅导、“点对点”答疑,确保优惠应享尽享,帮助企业把好合规关。如今,通化禾韵从鲜果采摘到精深加工的全流程涉税管理均实现规范化,为产业扩规提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直达 激活产业链条“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享受了农产品免税政策减免税款170万元,这笔资金被精准投入到良种繁育与精深加工升级中,持续提升果实品质。”通化禾韵负责人殷秀岩算了一笔“政策账”——在税务部门辅导下,企业不仅享受到种植环节免税政策,还在良种繁育环节精准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深加工环节熟练运用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产业链升级的“加速度”。

通化县税务局建立“特色产业政策直达机制”,针对蓝莓“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梳理出涵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2项优惠政策的“红利清单”,帮企业算清“减免账”。2024年度,通化禾韵合计享受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优惠金额9400余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冷链物流扩建和深加工生产线升级,其产品成功进入蒙牛、伊利、蜜雪冰城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政策红利还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针对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财务基础薄弱的问题,该局专班上门辅导建立简易账册,规范发票开具与成本核算;推行“网上办税绿色通道”,简化减免税审批流程,让企业和农户“少跑腿、快办事”,带动上下游合作社享受减免税政策超980万元。

共富延伸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拿工资,两份收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光华镇村民刘大姐的笑容,是通化县税务局助力产业富民的生动注脚。该局将税务强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把服务触角从企业延伸至乡村田间。在税务政策支持下,通化禾韵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模式,带动周边6000名村民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全镇蓝莓产值突破5亿元,特色产业小镇初具规模。如今,光华镇蓝莓产业集群已形成“企业领跑、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良性生态,一条“企业发展—税惠赋能—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共富链持续延伸。

“下一步,我们要以打造吉林省百亿级蓝莓产业的领军企业为目标,全力建设中国蓝莓优势产业示范区。”站在新起点,通化禾韵的蓝图愈发清晰。通化县税务局将以更扎实的合规辅导、更精准的政策落实,为蓝莓产业注入税惠动能,让这条“莓”好之路在白山松水间越走越宽广。(金殿卓、郑达)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