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工商税收纳税辅导 > 正文

商品流通企业理税顾问:概论--纳税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2-04-10

【中华财税网北京04/10/2002信息】 一、纳税与会计核算 (一)正确的会计核算是依法纳税的基础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要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首先就要正 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根据各税种的计税依据和相应的税率计算求得。不同 的税种,其计税依据各不相同。比如,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营业额,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不同的税种,其计税依据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这些不同的计税 依据都是通过会计核算取得的。如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销售 额,纳税人每会计期间的销售额,是通过会计核算,将每一天发生的销售额汇总取得 的。如果不对企业发生的销售额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就无法正确地确定企业的销售 额,也就无法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同样,增值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 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大多数税种其应纳税额的计算都依赖于企业对于相应业务 的正确核算。而企业所得税,其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 的总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涉及到企业的各种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 几乎涵盖到企业会计核算的大部分内容,如销售收入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核算、对外投资核算、成本和费用核算等等。因此要正确地计算 应纳税额,就必须对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 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正确的核算。如果不能对企业的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进行正确的核 算,就不能正确地计算企业的各项收入、成本、费用和损失,就不能正确地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也就不能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也就谈不上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总之, 纳税人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税法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才能保 证依法正确纳税。正确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础,也是税务机关检查企业纳 税情况的基础。 (二)依法纳税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所有企业都应当依照税法的规定,计算和缴纳各种税款。依法计算和 缴纳各种税款,并对它们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 商品流通企业来讲,它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在其经营的不同阶段,缴纳不同的税金, 而计算和缴纳这些税金,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就构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 内容。在商品采购阶段,企业的主要业务是采购各种商品,这一阶段会计核算的主要 内容是核算商品的采购成本和它所占用的资金量。企业采购商品所应支付的增值税虽 然不构成商品的采购成本,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量,而且它作为进项税额, 会影响到企业最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量,自然就成为这 一阶段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在商品销售阶段,企业的主要业务是销售商品,其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核算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及销售税金。在这一 阶段,企业应按商品销售额计算缴纳其应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 虽然不直接构成商品销售税金,但企业按税法规定从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销项 税额)以及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应纳税款,却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存量,并最终对企业 的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企业缴纳的消费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等,直接构成商品销售 税金,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因此企业计算和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并进行正确的会计 处理,就构成商品销售阶段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在计算损益和收益分配阶段,企业 的经济活动转移到财会部门,即由财会部门通过会计核算确定这一时期的损益,并按 规定进行收益分配。在这一阶段,企业应根据这一时期里企业的财产和行为计算缴纳 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计入管理费用。将企业的商品销售收 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和销售税金,减去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 收支净额,取得企业的利润总额。按照制度规定,对企业实现利润进行分配。企业按 照规定,正确地计算和缴纳企业应纳的所得税,直接关系到企业实现利润在国家、企 业、投资者之间的合理分配,因而就构成企业这一时期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依法纳 税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人员来说,只有掌握纳税会计处理的方法,才能准确计算 应纳税额,依法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对于税务工作者,只有了解纳税会计处理方法, 才能正确履行税务监督检查职责,依法检查企业纳税情况,防止企业偷税漏税。所以 在本书中我们除了介绍各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等内容外,还以一定篇幅专门介绍 纳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纳税的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总账科目,用来对企业应 缴纳的各种税金进行总分类核算。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 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进出口关税、所得税等。企业交纳的 印花税和其他不需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通过该科目核算。该科目为负债类科目,专 门用于反映企业各种税金的应交、已交和未交情况。其贷方反映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 出口退还的税金以及退回多交的税金的数额;借方反映企业已经缴纳的各种税金、出 口应退的税金以及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当月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留待下月继续抵扣的 进项税额的数额;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企业期末已经计提应交而未交的税金数额, 如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多交的税金。企业一般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下列 明细科目: 1.应交增值税; 2.应交消费税; 3.应交营业税; 4.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5.应交房产税; 6.应交车船使用税; 7.应交土地使用税; 8.应交土地增值税; 9.应交进口关税; 10.应交出口关税; 11.应交所得税。 具体到每一商品流通企业应当按照本企业应纳税种来设置明细科目。 (二)会计处理方法 1.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缴纳的各项税金,按其与财务的关系,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其会计处理 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增值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是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以当 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额。企业购进货物发生进项税额 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企业对外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其应纳税金应作为商品销售税金 记入“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即在计算应纳税额时: 借: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3)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税种的应纳税额,按会计制度规定应计 入管理费用,因此在计算应纳税额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金--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金--应交车船使用税 (4)进口货物应纳的消费税、进口关税等应计入该货物的成本,则在计算应纳税 额时: 借:商品采购 或固定资产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金--应交关税 (5)企业按规定计算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应作为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在计算应 纳税额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缴纳税金的会计处理方法 不论何种税金,其缴纳税金所作的会计分录都是相同的,即在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交纳的印花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按规定不通过“应交税金” 科目核算,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等,则缴纳税额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实行预缴税金的企业,于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与税务机关清算应纳税额时: 补计少计的税金时: 借:有关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税 补交少交的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 贷:银行存款 冲回多计的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税 贷:有关科目 税务机关按规定退回多交的税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税 3.滞纳金和罚金的支付 税法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 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5‰ 的滞纳金。税法还规定,纳税人发生违章行为的,按规定可处以一定数量的罚款。 此外,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支付的各种滞纳金、罚款等不得列入成本费 用,属于企业正常营业活动以外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具体按规 定支付滞纳金和罚款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例1]某企业2000年7月应纳营业税14000元,该企业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由于企 业办税人员去休假,企业于8月15日才将税额缴纳入库。 按规定,营业税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应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 企业应于8月10日前申报纳税。企业于8月15日纳税,已滞纳5天,按规定应按日加收 0.5‰的滞纳金。则应缴滞纳金为: 应缴滞纳金=14000×0.5‰×5 =35元 则企业在实际缴纳税款时应同时缴纳35元滞纳金,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35 贷:银行存款 35 [例2]某企业1994年8月被税务机关查出偷税9000元,按规定被处以偷税金额4倍 的罚款。 企业应缴纳的罚款=9000×4 =36000元 则企业在实际缴纳罚款时: 借:营业外支出 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