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工商税收纳税辅导 > 正文

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录入时间:2000-03-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3/22/2000信息】 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决 定了取得税收利益的办法也是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但其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①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②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   ③纳税期的递延。   首先分析第一种方法:瞄准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 政治、社会和经济目的,对纳税人实行的税收鼓励,它是通过政策导向影响人们 生产与消费来实现的,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无不把实施这样或那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 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加以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在配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 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调控经济能力的提高,我 国的税收优惠措施也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完善。表现为在继续以产业政策和区域开 发政策为投资鼓励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投资鼓励的科技导向;在稳定现有 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基础上,更注重为国内、国外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 在税收优惠形式上从较为单一的降低税率、减免税期,向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 旧、亏损结转等多种形式并用转变。   例如,我国1999年7月1日起实行的投资抵免政策,规定凡在我国境内 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 0%,可以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上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国产技术设备的生产和使用。 又如,1999年11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规定对制造和销售电脑 软件的企业增值税从17%减至4%~6%,对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类的企 业免征营业税。   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纳税人通过政 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节税”的税收利益,自然成为纳税人各种筹划方 法中最便捷的首选。   纳税人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对优惠政策的综合衡量。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是多方面的,纳税人 的眼睛不能仅盯在一个税种上,因为有时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缴。 因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从各种税收优惠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2.注重投资风险对资本收益的影响。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是通过给纳税人提 供一定的税收利益而实现的,但不等于纳税人可以自然地得到资本回收实惠,因 为许多税收优惠是与纳税人的投资风险并存的,比如发展高新技术,往往投资额 大,回收时限长,而且导致失败的因素多。资本效益如果不能落实,再好的优惠 政策也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因此在税收筹划中必须作仔细的衡量和慎重的决策。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