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你是否懂得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1999-06-16
【中华财税网北京06/16/99信息】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期之前,在不违反
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来减轻或者解除税收负
担的得为过程。税收筹划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不违背税法为前提,是
税收政策予以引导和鼓励的,是合法的。后者则是钻税法的空子,通过经营和财
务活动,达到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之目的。
税收筹划在国外已是红红火火,在我国由于受思想因素的束缚发展缓慢。为
推动税收筹划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推进器,现结合我
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对税收筹划提出以下思路:
安排财务活动
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有,二是向外借入。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用于成本,相应
减少利润而少缴所得税,这就减经了税负。而发行股票、债券或向未经过人民银
行批准的金融单位借款,发生的股息和红利不能作为费用在税前列支,这就要多
缴所得税。因此,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就应选择能够减轻税负的一种。投资者在投
资办企业时,如能吸引到外商投入部分资金,所办企业为中外合资企业,可在一
定期限内享受减免税优惠照顾。选择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在税收上给予
优惠的地区、行业和项目,同样可获得税收利益。
生产经营规模
增值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主体税种,其征收计算方法依企业生产经营规
模的大小定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
商业企业180万元以上,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进货环节对方先行收取的税
额,纳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增值额的大小,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其余企业均
为小规模纳税人,工业和商业分别按销售收入依6%和4%的征收率计算纳税。
这种征收方法带有一定的不公平不合理性。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
是毋用置疑的。因此,小规模纳税人通过扩能改造、联营、兼并、强化财务核算
等方法转换成一般纳税人就可减轻税负。
从税收筹划的实践情况看,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广泛,税种越多,税
收筹划的余地就越大,就越能获取更多的税收利益。
利用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目的对纳税人实行的鼓励。它用税收利益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方向使之符合国家
对经济的调整目的。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
税等几个主要税种情况看,每个税种都有优惠规定,优惠形式有无限期免税、限
期减税免税、临时减税免税、还有先征税后返还。对象有产业、行业、地区或某
个项目等。优惠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条件限制,有的还要经过一定的法律审批手续。
由于税收优惠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因此往往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
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经营者把握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审时度势合理利用,才
能得到确实的税收优惠利益。
服从税务管理
我国税制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一个单位往往向国家缴纳税收的税种多达
几个乃至十多个,除此还有很多涉税事宜,要求很高很严,纳税人能认真正确履
行的,算是遵纪守法,尽到义务。稍有不慎就发生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将给予一
定的行政处罚,对处罚又无法摆脱,这就等于加重了税收负担。增值税一般纳税
人,把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口关非常重要。若接受填写不规范的专用发票,税法
规定不准抵扣,等于加大了税负。商业部门购进商品已经销售,因未付清货款,
进项专用发票当期不准抵扣,形成抵扣与纳税期不同步,推迟抵扣等于提前纳税
也会加重税负。因此,服从税务管理,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免受处罚和避免其他
涉税额外经济负担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
税收筹划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
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利益驱动器。因此,纳税人选准项目,找准空间,把握时机,
在税务师指导下,精心实施税收筹划,争取最大限度地取得节税利益,是国家政
策允许的,也是完全合法的。 (aa99050500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