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几个技巧
录入时间:2003-10-30
【中华财税网北京10/30/2003信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我们税务部门及
纳税人越来越多的运用电脑来代替老的办公操作方法,实现无纸化办公。下面我就纳
税人的工资、薪金部分用Excel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技巧。
一、设立计算公式
以下表(表一)为例,假设A2-H2为数据录入区域,I2-J2为自动计算区域。那么我
们就要在I2、J2单元格内设立计算公式:
I2:“=SUM(B2:E2)-SUM(F2:H2)”
J2:“=IF(I2<800,0,I2-800)”
K2:“=IF(J2<0,0,IF(J2<500,J2*0.05,IF(J2<2000,J2*0.1-25,
IF(J2<5000,J2*0.15-125,J2*0.2-375))))”
(本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暂只对月工资2万元以下部分设立该公式。)
I3、I4、……点击I2单元格用CTRL+C命令进行复制,然后用CTRL+V命令统一粘
贴;
J3、J4、……;K3、K4……;同I3、I4一样,单元格则分别为J2、K2。
A B C D E F G H I J K
1 姓名 工资 补助 奖金 其他 养老 医疗 住房 合计 应纳税 应纳
保险金 保险金 公积金 所得额 所得税
2
3
(表一)
二、用公式汇总个人1至12月应纳所得税
在同一工作簿中设立13个工作表,分别计算每月的应纳所得税和汇总1-12月应纳
所得税。在计算每月的应纳税所得时,我们先在每张工作表中复制表一中的1行和A列,
如果每月的工资、补助、奖金等相同,也可同样采取复制粘贴的方法。为了不使数
据输入错误,建议把每张工作表重命名为“一月”“二月”……。在计算汇总表时,
操作较为复杂,下面以表二为例介绍如何汇总数据:在B2单元格设立公式为“=
Sheet1 K2”(注是用光标点击SHEET1工作表,再在工作表中点击K2单元格,不能用输
入方式;K2为表一的应纳数),在C2单元格设立公式为“=Sheet2 K2”以此类推到M2,
然后我们再利用前面所讲的填充柄下拉得到全部的数据。这样,不管1至12月是输入
还是修改,汇总表的数据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1 姓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2
3
(表二)
三、实际操作技巧
1.得到最适合的列宽、行宽
在列右边缘(注意:列边缘是指这列最上面列标区边缘)双击鼠标,则可以得到此
列最适合的列宽进一步,如果是将列数据区域内所有列都整列选中(单击多列的列标并
拖动),双击任一列标右侧边界,可令所有选中列的宽度自动适应内容。同理,行宽也
可以这样处理。
2.双击填充柄填充一列
如果某一列要填入相同的数据或公式,可以使用鼠标拖运填充柄(鼠标指在第一个
单元格右下角,当变为黑十字形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往下拖)。更为简便的是在第一个
单元格将鼠标指向填充柄双击,则该列从输入单元格到数据区的最后一行都填充了数
据。上表中I3、J3、K3……也可用此方式填充。
3.定义页眉、页脚
打开“文件→页面设置”,选定“页眉/页脚”页面框,单击“自定义页眉”选
择框,然后在三框中分别输入日期、单位名称、单位金额等。在“自定义页脚”选择
框中输入页码。
4.表头重复打印
打开“文件→页面设置”,选“工作表”页面框,单击“顶端标题行”选框,然
后在已开的工作表中选需重复打印的表头即可。
5.设置网格线
打开“文件→页面设置”,选定“工作表”页面框,选定“网格线”框即可。这
样不需再去定义表格格式。
6.选定整个已录入数据区域
“Shin”+“ctrl”+“*”:选定当前单元格周围的区域。
“Shift”+“Ctrl”+箭头键:将选定区域扩展到与活动单元同一行或同一列的
最后一个非空白单元格。
7.在工具栏中添加计算器按钮
执行“视图”菜单上“工具栏”上的“自定义”按钮,在弹出的“自定义”对话
框中选择“命令”选项卡,在“类别”框中选中“工具”,然后在右边的“命令”框
中选中带有计算器图标的“自定义”按钮,并将其拖放到工具栏即可。
(ap200310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