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的标准及坏账损失作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录入时间:2004-10-21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1/2004信息】 问:实行新《会计制度》以后,销售收入
的确认是否按制度实行,坏帐准备实行备抵法,其标准是什么?企业根据新制度的规
定自行制定的标准,其计算的坏帐损失是否可以作费用抵扣企业所得税?
答: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未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
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帐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企业计提
坏帐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现行税收政策对坏帐损失的处理规定与上述规定不完全一致。税法对企业计提坏
帐准备的比例有明确的规定,超过比例的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是说企业不能自行
确定坏帐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比例。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家税务总局
国税发[2000]84号)第四十五、四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
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帐准备金。经批准
可提取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
末应收帐款余额的5‰”。因此,企业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自行确定的计
提坏帐准备的比例,是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只有按税法规定的坏帐准备金提取
比例,才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坏帐准备金的提取基数与新
《企业会计制度》也有不同:一是“办法”规定年末应收帐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二是“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不得提取坏帐准备,而会计上对
其他应收款也是可以提取坏帐准备金的;三是“办法”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购销
业务往来帐款不得提取坏帐准备金。这些不一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都要进行调
整。(caiwugw200410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