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当重视“纳税调减”

录入时间:2003-10-2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9/2003信息】 因税法与会计制度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 的时间不同,由此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是时间性差异。在 实践中,由于税法对各项成本、费用的列支制定了许多限制性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往往只注重纳税调增项目,如业务招待费超支、计税工资超支等等, 而大量纳税调减项目常常被忽视,使纳税人多缴、重复缴纳企业所得税。现以坏账准 备的纳税调整为例,对纳税调减进行说明。 某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1%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第一年应收账款余额为 1000万元,年末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第二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经主管 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冲销某公司坏账15万元,年末提取坏账准备13万元,“坏账准备” 科目贷方余额为8万元。企业财务处理如下: 第一年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坏账准备 100000 第二年 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某公司150000 借:管理费用 130000 贷:坏账准备 130000 国税发(2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 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的5‰。 因此,该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分别对第一年多提的坏账准备5万元和第二年 多提的坏账准备4万元调增了应纳税所得额。 从表面上看,企业所做的纳税调整是正确的,但经过对账务处理仔细分析,发现 该企业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15万元,但计入管理费用在税前列支的仅为13万元,其余 2万元冲销了第一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因此该企业第二年没有在税前增提坏账准备, 而是减提了2万元。由于第二年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比第一年减少200万元,按税法规定 的标准应当减提坏账准备1万元,而企业实际减提2万元,因此在计算第二年应纳税所 得额时,不但不必调增4万元,而且应当调减1万元。假设第二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0,那么第二年年末保留坏账准备也应当为0,第一年多提坏账准备发生的时间性差异 5万元,在第二年将全部转回。 从上例可以看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纳税人以前年度已经做过纳税调 整的项目,在本期不能重复调整,例如坏账准备只能就本期比上期增提的部分进行纳 税调增,对本期比上期减提的部分,应当相应作纳税调减。目前,纳税人应当注意的 纳税调减项目主要有以下内容: 1、以前年度结转在本期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包括广告费、开办费、加速折 旧、股权投资转让净损失(本期列支的部分不得超过本期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收 益)、工效挂钩企业动用1998年以后形成的工资基金结余列支的工资、视同销售收入 纳税调整额(必须属于时间性差异,例如在建工程领用产品)、在建工程试运行收入纳 税调整额,等等; 2、本期减提的以前年度已经作为纳税调整项目的各项准备金、预提项目,包括 坏账准备以及各种不得税前列支的减值准备金、预提费用,等等; 3、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列支而会计处理时未在税前列支的费用,如职工福利费 中列支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等等; 4、会计上作为收入,而税法规定予以免税的收入,如国债利息收入,技术转让 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部分),等等; 5、从应纳税所得额中直接扣除的项目,如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税前弥补亏损, 等等; 6、从应纳所得税额中直接扣除的项目,如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等。 (au200310050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