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纳税辅导 > 正文

视同销售业务的所得税及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3-10-29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9/2003信息】 一、视同销售业务的分类 1、可直接在税前扣除的视同销售项目。包括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管理部 门的非资本性支出,如印刷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会计账簿用于财务会计部门;机械制造 企业将自己生产的机械配件用于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以及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 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的捐赠支出 等。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这些支出可全额在税前扣除。 2、自用的金额在一定的数额内可以税前扣除,超过标准部分不能扣除。这类项 目主要包括: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广告性赞助支出,用于正常合法的业务招待开支, 用于除红十字事业、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等以外的社会公益 性、救济性捐赠支出。税法对纳税人的业务招待费、广告支出以及公益性、救济性捐 赠支出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在控制的比例内可以全额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3、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有用于职工福利奖励支出, 用于职工医院等非生产性机构、集资支出,用于非公益性、救济性赞助、捐赠支出以 及用于本企业生产的粮食白酒广告及广告样品支出等等。对这类支出,税法规定不得 在税前扣除。 4、形成固定资产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通过折旧逐步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即企业将 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或用于管理部门构成固定资产,如家电公司将自己生产的空调 安装在办公室使用,或机械制造企业将自己生产的车床安装在新建的车间等,长期来 看,空调和车床可通过计提折旧的形式,依照税法规定的计税价格逐步在税前获得全 额扣除。 二、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1、可直接在税前扣除的视同销售项目的会计处理。发生时借记相关科目,贷记 “产成品”科目。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由于这类视同销售业务所产生的会计所得与 纳税所得的差异,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一方面应做视同销售处理,另一方面又 会增加可在税前扣除的相关费用,两项相抵,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是一致的。因此, 对这类视同销售业务可以简化,不做纳税调整。 2、不得在税前扣除的视同销售项目的会计处理。发生时按相关财务会计规定入 账,年度终了后,应严格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价格核定视同销售业务的纳税所得,按永 久性差异的所得税处理方法做纳税调整及应纳所得税会计处理。 3、自用的金额在一定的数额内可以税前扣除,超过标准部分不能扣除的视同销 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如纳税人累计的列支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则可比 照可直接在税前扣除的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执行;如超过了扣除标准,则就超过部分 按不得在税前扣除的项目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4、形成固定资产可在以后纳税期间通过折旧逐步在税前扣除的视同销售项目的 会计处理。 [例]某公司(一般纳税人)新增加一条生产线,需要使用公司自产的机床一台。该 机床成本价8万元(同期同类产品销售价10万元)。根据有关规定,该公司的会计处理 应该为: 借:在建工程 97000 贷:产成品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 年度终了后,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该机床应视同销售调整增加应纳税所 得20000元,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设该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3%,其他项目 纳税所得合计为零,则应纳所得税为6600元(20000×33%)。作分录: 借:所得税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 在处理上述业务时,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26条规定: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根据这一规定, 这笔应纳的所得税应记入在建工程支出。但所得税不同于其他支出,如该企业其他 项目应纳税所得为负数,则实际应纳所得税会少于6600元,甚至为零。因此,如将实 际应交纳的所得税记入在建工程支出,将缺乏可比性。其二,该机床在有效使用年限 内,会计上累计计提折旧为97000元,由于税法规定该机床在领用时已作为视同销售 处理,也就是说税法认定的该机床原价为117000元,税前应扣除的累计折旧额同样为 117000元。显然,会计累计折旧累计比税前可扣除折旧额少20000元。因此,笔者认 为对该业务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较为妥当: 借:在建工程 117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00 产成品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000 如果企业能够预见在该机床的有效使用年度内,有足够的纳税所得予以转销,根 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也可将其差异视同时间性差异,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承前例,假设该机床的有效使用年限为5年, 且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并在当年12月投入使用,该业务发生时的会计处理同上。 年度终了后,其应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为: 借:递延税款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 第2年至第6年的会计处理分别为: 借:所得税 1320 贷:递延税款 1320 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处理较为直观且简便易行。 (au200310048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