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征缴实用问答:减免税收如何申请和审批?
录入时间:2003-08-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2/2003信息】 这里的减税、免税指的是非法定减免以外
的情形,主要是临时减免。纳税人应向有审查批准权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
减、免税的理由,比如遭受火灾、员工中残疾人达到一定比例等,并提供企业生产经
营的详细情况。有审查批准权的机关依据税法对纳税人的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对符
合减税、免税条件的纳税人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减税、免税的决定。此外,对于不予
批准减免税的决定,纳税人不服的,可以向复议机关提起复议,如对复议决定仍不服
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除财政、税务部门有权在各自职权范围有权审批减税、免税申
请以外,其它各个部门,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和个
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减税、免税的决定是超越职权的行为,是一
种违法行为,是自始无效的法律行为,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负有向上级税务机关报
告的义务。如果纳税人擅自按无效的减税、免税决定不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对此
应一律按偷税处理。纳税人在享受减税、免税待遇期间,仍应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并按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减免税统计报告。纳税人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税务机
关的规定使用减免税金,对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的,税务机关有权取消其减税、免税,
并追回已减免的税款。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向税务机关
报告,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决定是否停止其减税免税;对不报告的,税务机关有权追
回已相应减免的税款。减税、免税期满,纳税人应自期满次日起恢复纳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