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人税务筹划手册: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技巧——资产的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2003-08-11
【中华财税网北京08/11/2003信息】 二、资产的税收筹划
(一)国外折旧资产的税收筹划方法
1.采取提前折旧的对策,申请缩短资产的使用寿命
折旧资产使用寿命大多数由国家财政局规定,任何企业不得变动。法定的折旧资
产使用寿命主要根据折旧资产的技术、材料、使用地点、维修的一般情况确定。因此,
由于所处环境与条件的不同,企业的折旧资产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法定使用寿命之间
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使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弥补这种差距,有些国家设立了缩短折旧
资产使用寿命的制度。所谓缩短使用寿命制度,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折旧资产,在符合
财政局规定的缩短寿命的某些条件下,在实际使用寿命可能比法定使用寿命缩短10%
以上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程度,可以缩短折旧资产的使用寿命。
当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好,发展速度较快,并且投资巨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大多
是新式的,技术上也是最先进的,采用提前折旧的对策对企业是有利的。
2.对中期购入的资产.从简单折旧和按月比例折旧中选取有利的一种
在事业年度中购置并投入使用的折旧资产,采用定额法或定额比例法计算其事业
年度的折旧限额时,一般按下面公式计算:
折旧限额=该事业年度每年的折旧限额×在该事业年度中开始
使用之日至事业年度结束时的月份数÷该事业年度
的月份数
但在某些场合,为了计算简化,也可在得到税务当局认可时,使用“二分之一”
的折旧方法,即假定折旧资产在整个事业年度期间使用,那么折旧额为该折旧资产事
业年度折旧限额的1/2。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中的哪种对筹划有利,主要视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的购入情
况,如果在事业年度中,前半期资产的购入数量多,则最好采用月份比例折旧;如果
后半期购入多,则按简单折旧法来计算。
2.积极进行有形淘汰计算资产报废费用
在税务上,固定资产的折旧,不仅限于该固定资产的破损、撤走、废弃等,只要
符合一定条件,即允许从资产的账面价值中,扣除其淘汰处理的估计值,作为资产报
废而列入费用之中。例如,当固定资产停止使用,此后按一般方法也不存在成为生产
某种特定的产品而继续使用的可能;由于产品被中止,该固定资产也不能获得使用等
等。此时,可允许进行“有形淘汰”,即作为固定资产,经济的使用年限已近极限,
这时按其原有状态进行报废处理,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可作为资产报废而计入费用
之中。这样处理,在税收筹划方面较为有利。因为一般地,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在生
产被中止阶段上,残值还是可观的,如果不这样处理,每年将在账面上占有一笔不小
的金额,对税收筹划不利。
4.企业纯收益大时积极进行设备投资
作为课税标准的企业纯收益,即利润额,是企业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剩余,因此,
增加费用就可以减少利润部分,支付的税金也随之减少了。由此可知,加大费用支出
也是税收筹划的手段。但是,简单地认为增加费用就能节税是一种误解。因为增加费
用尽管可能少交税金,但也使纯收益减少,而且税金支出减少部分并不能抵消费用增
加部分,两者之间的差额,就是企业的损失部分。
因此,单纯增加费用是不利于税收筹划的。尽管如此,如果费用的增加有利于企
业未来长远发展,对提高企业的收入能起到推动作用,那么增加费用就值得重视。国
外许多企业在赢利良好时积极进行设备投资,虽然在一个时期内增加了大量折旧费支
出,从而赢利率降低,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还可起到税收筹划作用。
(二)国外有价证券的税收筹划方法
1.股价下跌时降低评估价值
就有价证券来说,某些国家的税法规定,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可允许企业以账
面价值和市价差额为限,降低有价证券的评估价值,这些情况是:
(1)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有价证券,其价值显著降低时;
(2)没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有价证券或在上市的有价证券中属于企业为控制股票交易
而保持在手中的股票,因发行该有价证券的企业资产状况恶化,其价值也随之降低时;
(3)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有价证券必须重新进行评估时;
(4)参照(1)和(2),在发生特殊情况时。
所谓上市股票价值的显著降低,指的是有价证券在某事业年度结束时的实际价值
比票面值下降35%以上,并且没有在近期很快复原的迹象。非上市的企业为控股所持
有的股票,其发行资产状况的显著恶化,是指根据国家法令,企业必须进行清算和整
顿,企业宣告破产等情况。
如某家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售业绩持续上升,但其下属的一子公司经营管理
混乱,市场预测不准,长期处于不佳境地,已经资不抵债,由于该公司参与子公司投
资,子公司经营上的失败也造成公司的局部损失。根据税法认可的条件,该公司为此
对本期所持有的子公司的股票价值进行重新评估,降低其评估值,由此达到税收筹划
的目的。
2.交付保证金购买的股票在期末以现货方式取出,以利于采用低价法评价
税法上,有价证券的评价,原则上应采取成本法,但对于上市有价证券(除去企业
为控股而持有的有价证券)按其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种类相同的,从其各种评价中,
或从按某种评价方法得出的平均购买价格和按市场行情确定的市价中,选取一个最低
价作为评估价值。这里的市价指的是主要证券交易的最终价加上购买手续费及其为购
买此有价证券所需的其他费用累加的总额。由于期末所拥有的股票,因有价证券市价
的下跌而造成的损失,按照低价法,可作为该事业年度内的损失,因此对企业来说,
用低价法评价有价证券是最有利的。
但是,许多国家税法规定,对由用保证金购买的(Margin-buying)股票不能用低价
法评价,只能用购置价格法或票面价格进行评价。
为了使用保证金购买的股票能用低价法评价,企业可以用变通方式,例如可以在
期末将所有用保证金购买的股票用现货的方式全额取出。这样,这些股票可视为购买
的有价证券,从而就符合税法中的有关评价规定,可以来取低价法进行评价,从税收
筹划角度看,是很有效的。
(三)国外库存资产的税收筹划方法
1.生产的附加费用控制在生产成本的3%以内
与企业自身的生产有关的库存资产的购置价格,一般根据加工生产时所需要的原
材料费、劳务费及其他费用加总后的总额确定。国外的一些税法规定,消耗或销售时
发生的一些直接费用也须列入其中。但是如下述所列的费用是少量的,即不到生产成
本的3%,则可不列入购置成本中,这些费用是:
(1)生产加工后进行的检查、核对、整理、归类等所发生的费用;
(2)从生产场所转移到销售场所的货运费、打包费;
(3)因只能在某特定的时期销售而需在较长时期保管等所发生的费用。
此外,如在采购原材料时所发生的间接性附加费也是少量的,则可以不列入购置
成本之中。为了使生产加工等的附加费用控制在生产成本的3%以内,一方面应尽可能
减少这些费用的支出,而一方面则应按照产品的种类、品质、型号的不同情况而相应
分摊费用,力图使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附加费用压缩控制在生产成本的3%以内。这样,
由于将附加费控制在生产成本的3%以内,可以不列入库存资产的购置价值中,可以
降低库存资产的评估额,达到节税目的。
2.为了降低评价额,选择低价法进行评价
低价法是按期末库存资产的种类、品质等的不同而加以分类。对于同一种类,从
该库存资产的各种评价中,或从按某一评价方法计算出的购置价格和库存资产的市场
价格中,选择一个最低的值作为评价值。
从期间损益计算观点看,低价法缺乏应用的合理性,但这很早就存在于各国的评
价法之中,许多国家的税法也认可这一方法。
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这样一个价格,即:
(1)购进的库存资产,为期末库存资产的购进价格再加上购货的附加费;
(2)在有批发价和一般市场行情之场合,如按批发价购置的,则是指批发价;如按
一般市场行情确定的价格,则按市场价格再加上某些费用;
(3)如果是进口原材料的场合,则是按照进口原材料的进口价格再加上附加费用来
确定的价格;
(4)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库存资产,则是按照期末生产的生产成本再加上附加费用确
定的。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价格可能会高于根据某一种方法得出来的评价额,因此,为
了降低库存资产的评价值,即为了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应选择最好的评价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