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人税务筹划手册:企业分立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技巧——企业分立中的流转税筹划
录入时间:2003-07-28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8/2003信息】 二、企业分立中的流转税筹划
从流转税的角度而言,由于一些特定产品是免税的,或者适用税率较低,这类产
品在税收核算上有一些特殊要求,而企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这些核算要求而
丧失了税收上的一些利益。如果将这些特定产品的生产部门分立为独立的企业,也许
会获得流转税免税或税负降低的好处。
(一)分立兼营项目进行税收筹划
1.税收筹划原理
我国现行税制对增值税纳税人的兼营行为有如下规定: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
应税项目(不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而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时,按下
面的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
(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和非应邀项目营业额合计/
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规定,增值税的免税项目包括: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
产农业产品;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
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由残疾人组织直接
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也就是说,增值税纳税人除经营免税项目的产品外,还可能兼营非免税项目的产
品。而且,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越大,其全部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小,对合并经营者
越不利;反之,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越小,对合并经营者越有利。
2.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0-2]
L制药厂主要生产抗菌类药物,也生产避孕药品,1999年该厂抗菌类药物的销售
收入为80万元,避孕药品的销售收入为20万元。全年购进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
万元。该厂是否要把避孕药品车间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一个制药厂,以实现税收筹划
呢?根据图表10-1资料分别计算如下:
表10-1 L制药厂销售收入及税额表
类 别 品 名 销售收入净额 可抵扣比例 不可抵扣比例 进项税额
免税产品 避孕药品 20万元 一 20%
非免税产品 抗菌药品 80万元 80% 一
合 计 100万元 80% 20% 8万元
(1)产品合并经营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如下:
8-8×20÷(20十80)=6.4(万元)
(2)独立设立乙制药厂时,可抵扣的进税额如下:
①设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为1元时,则乙企业不得抵扣该1万元进项税额,但甲企
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如下:
8-1=7(万元)
如果大于合并经营时的6.4元,则可多抵扣7-6.4=0.6(万元)。
分立设立乙制药厂专门生产避孕药品较为有利。
②设免产品的进项税额为2万元时,即乙企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万元,则甲
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如下:
8-2=6(万元)
如果小于合并经营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6.4万元,则不如采用产品合并经营的方
法有利。在上例中,我们可以假设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占全部进项税额的比重为X,
则其平衡点如下:
8×[(1-X)×100%]=6.4(万元)
得出:X=20%
3.结论与启示
这就是说,免税产品的进项税额愈大时,其全部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愈少,对合并
经营者愈不利。本例免税部分的进项税额占全部进项税额20%以上时,应采用合并经
营法较为有利;反之,如在20%以下时,则应分立出生产避孕品公司更为有利。
4.进一步分析
根据上例的演算过程,可以推导出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进项税额×[(1-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100%]=全部进项税额
×可抵扣比例
式中:可抵扣比例=l一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
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平衡点)
因此,当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税产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时,
采用合并经营法较为有利;反之,若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全部产品进项税额<免税产
品销售额÷全部销售额时,则应将免税产品的经营分立为一个独立公司,较为有利。
(二)分立混合销售项目进行税收筹划
分立企业的方法除适用于兼营行为外,还适用于混合销售行为。税法中规定,一
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
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
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
不征增值税。企业为了使非应税劳务由税率较高的增值税改为适用税率低的营业税,
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应当将从事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
信、文化体育、服务等非应税劳务的部门,设为一个独立自负盈亏的子公司缴纳营业
税,从而实现适用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分立并不能单纯地以追求税收利益为目的,还应综合考虑分
立的成本和收益、市场、财务、经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全面分析后,才能做出
对企业最有利的选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