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人税务筹划手册:固定资产投资的税收筹划技巧——税收筹划原理
录入时间:2003-06-24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4/2003信息】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的税收筹划技巧
一、税收筹划原理
我国税法(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
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
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
资产。上述标准税收筹划者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凡属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只要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论其
价值多少,均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第二,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凡符合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和“使用年
限不超过两年”的条件之一者,可以不作为固定资产。
第三,可不作为固定资产处理的物品,应视为流动资产进行核算,仅就实际交付
使用的数额列为当期费用税法(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按下列原则进行避税处理:
(1)建设单位交付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
的价值计价。
(2)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
(3)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加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以及缴纳税
金后的价值计价。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按设备的买价加上进口环节的税金、国内运杂
费、安装费等后的价值计价。
(4)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
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
值计算。
(5)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
安装调试费等确定;无所附发票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
(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7)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的合理价
格或评估确认的价格确定。
(8)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
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金额确定。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耗资多、时间长、风险大、影响大等特点,其税收筹划涉及成
本、收益、折旧、投资方向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其筹划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投资于固定资产可以享受折旧抵税的优惠待遇,减轻所得税税负
众所周知,加大成本会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如果不提折旧,企业的所
得税将会增加许多。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于资产使用期内可以分期计提折旧。折
旧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之为“折旧税抵”或“税收挡板”。
(二)在投资回收期内, 如果税制发生变化, 也会影响前期投资收益的实现
这就是说,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不仅要考虑现行税制的影响,还要考虑到税制
改革趋势对投资的影响。从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看,按相对购入固定资产的不同处置
原则,可以把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生产型是指对购入固定资产不允许扣除,其折旧额作为增值额的一部分据以征税。
收入型是指对购入固定资产允许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分期扣减,据以征税。消费
型是指对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总额允许从当期增值额中一次扣减,这等于只对消费品
征税,因而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的增值税,按税基大小区分,依次为:生产
型最大,收入型次之,消费型最小。
我国现行增值税属生产型,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消费型增值税不同。考虑
我国的具体国情,近期内实行收入型增值税应是可行的方案。因此,在进行固定资产
投资的节税筹划中,必须结合税制改革的趋势,以使固定资产投资额于税基中得到最
大限度的扣除。
(三)在历史成本法下,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影响企业的收益
1.现购
现购是指以货币资金购置各种固定资产。由于货币资金不需计价,购入固定资产
时支出的价款及发生的附带成本都可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如
果在支出的价款中含有现金折扣,应视为固定资产成本的减除数额,原因是企业既然
决定用现金购置,就必然拥有足够的现款,不能取得现金折扣是资金调度不当所致。
因此,应将丧失的折扣计入财务费用,而不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赊购
通过赊销的方式取得固定资产,通常有一般赊购和分期付款赊购两种方式。
(1)一般赊购。一般赊购方式是指在未来某一时期以赊购价格一次清偿价款购入
固定资产。在这种方式下又可以按是否有现购价格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在一项固定资产的供应价格中既有现购价格又有赊购价格。固定资
产的计价应采取现购价格,赊购价格与现购价格之间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
[案例5-5]
有一台设备标价为现购5000元,赊购5500元。咸阳H公司在采用一般赊购方式购
入该台设备时,应做如下分录:
借:固定资产 5000
财务费用 500
贷:应付设备款 5500
第二种情形:供应价格中无明确现购价格或现购价格无法确定,则应以到期应付
设备款的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其差额记作财务费用(利息费用)。
[案例5-6]
南京J纺织公司于2002年1月1日以面值50000元,票面利率10%,期限6个月的票
据交换一台设备。
假定市场利率有12%和10%两种情形,所做分录如下:
①市场利率为12%,每月利率为1%,1元6期利率1%的现值指数为0.942。
固定资产成本为:50000×(1十10%)×0.942=51810元
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51810
贷:应付设备款 51810
付款时:
借:应付设备款 51810
财务费用 3190
贷:银行存款 55000
②市场利率为10%,到期应付设备款的现值等于其面值,此时固定资产可按面值
计价。
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应付设备款 50000
付款时:
借:应付设备款 50000
财务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5000
以上利息费用也可在6个月内分摊计入财务费用。
(2)分期付款赊购。是指固定资产的赊购采用分期付款的办法。在国际惯例上通
常采用现值法来确定这种赊购方式下固定资产的成本。具体分析如表5-4所示。
表5-4 不同贴换情形下的固定资产计价比较 单位:万元
项目 情形A 情形B 情形C
资料:
换出资产:
成本 5000 5000 5000
累计折旧 3000 3000 3000
账面净值 2000 2000 2000
公平市价 2200 2100 1800
换入资产:
支出现金 一 3700 4100
公平市价 2200 5800 8900
分类:
不同类型资产贴换
借固定资产(新) 2200 5800 5900
借累计折旧 3000 3000 3000
借营业外支出-- 200
旧资产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旧) 5000 5000 5000
贷现金 3700 4100
贷营业外收入--
旧资产处理收益 200 200
借固定资产(新) 2000 5700 5900
借累计折旧 3000 3000 3000
借营业外支出-- 200
旧资产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旧) 5000 5000 5000
贷现金 3700 4100
由上可知,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除现时普遍采用的现购方法之外,实际上还
可以采用赊购和贴换。在赊购过程中,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还相应减少了利润,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在贴换购置固定资产过
程中,因营业外支出的增加,相应减少企业所得,从而也达到了合理避税之目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