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理人税务筹划手册:运用多种筹资方式的税收筹划技巧——税收筹划原理
录入时间:2003-05-27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7/2003信息】 第四章 企业筹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技巧
与案例
筹资法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企业达到最大获利水平和税负最轻的方法。对
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筹资是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资金,任何一
项经营活动都无法进行,与经营相关的赢利和税收更无从谈起。然而怎样筹资,怎样
才能使筹资达到效益最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第一节 运用多种筹资方式的税收筹划技巧
一、税收筹划原理
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
结构的变动而影响企业的纳税负担。因而,分析筹资中的纳税筹划时,应着重考察两
个方面:资本结构的变动究竟是怎样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影响的;企业应当如何组
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税收筹划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筹资方式的选择是纳税筹划中的重要领域,不同的筹资方式通过改变企业资本结
构,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不同的筹资方式不仅制约着企业风险、成本的
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以及企业资本收益实现的水平。
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向银行借款、向非金融机构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集资、
企业自我积累、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具体如下:
1.银行借款
即向银行申请贷款,用贷款作为投资资金。实行独立核算的有还款能力的企业进
行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根据国家批准的基建计划,给予贷款。
贷款自支用之日起,按年、按实际支用数计收利息。
2.企业自我积累
即通过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不断扩大,增加赢利,增强积累,扩大、增加投资。
这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突出弱点。从中国加入WTO和企业未来的改革方向看,企业
要真正有生命力,必须依靠企业自身来提高经济效益,这应该成为筹资的主要渠道,
基本上是通过税后利润形成。企业税后留利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这
部分数额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国家有关规定,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水
平。国家的规定是确定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具体准则,企业不能置国家
利益于不顾。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真正活力就在于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长期
靠大量贷款度日,负债经营,甚至还发生亏损,时时存在倒闭的危险,将使筹资更加
困难。
3.企业之间或者有关系的经济组织之间的拆借
即企业之间、经济组织之间凭借良好的信誉进行相互融资。它也包括企业间在众
多的业务往来中形成在结算上临时占用对方的资金,结算中形成的资金虽不是企业筹
资的主要形式,但有时对企业来说,这种筹资方式往往有“意外”的好处。
4.在社会上或在本企业及经济组织内部集资
其内部集资方式如发行债券、股票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