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结构节税案例分析
录入时间:2001-06-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6/26/2001信息】 一、资料
某汽车钢圈厂生产轿车钢圈卖给某汽车制造厂配套使用。预测,销路好时,从
1994年开始,以后10年中,每年可销8万只圈,估计可能性是0.4,销路差
时,则每年只能销4万只钢圈,概是0.6。该汽车制造厂希望钢圈厂供给配套用钢
圈。洽谈价格为:
1.如果保证供应,则汽车制造厂在10年内不再购置其他厂的钢圈。每只免圈
价格为150元。
2.如果钢圈厂每年只能供应4万只钢圈,则售价降低3%。
3.如果每年固定供应8万只钢圈,则价格降低5%,超过4万只,不是8万只,
也按此价收购。
钢圈厂根据上述洽谈,分析了本厂的情况:
(1)如果要达年产4万只,需将成型车间改建,投资50万元。由企业自有资
金解决,1994年年初改建,年底可完工。
(2)如果达到年产量8万只,需扩建成型车间,投资800万元,除了自有资
金50万元外,其余资金由贷款解决,年利率6%,也可于1994年初开工,年底
完工。
(3)钢圈研制现有生产轿车钢圈的固定资产1000万元,年折旧率20%,
每年分摊管理费为10万元,车间改建后每只钢圈的变动成本为75元,扩建后可下
降8%。
(4)经市场预测1994年后的10年内,其他汽车制造厂也需要这种钢圈,
预计每年需求量大的话可达3.2万只,概率是0.6,需量少的话也要1.2万只,
概率是0.4,每只售价150元;另外,需缴流转税5%和33%的所得税。
二、要求
提供决策方案。
三、提示
须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进行定性分析。
四、分析
该厂财务部门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市场销售、购买者的要求,以及本厂的具体情
况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三个可行性方案供经理选择。
方案一:
用自有资金投资50万元改建车间,生产4万只钢圈,全部卖给汽车制造厂,则:
产品单价=150×(1-3%)=145.5元
年销售额=145.5×4=5.82万元
年固定费用=(年固定资产+新增投资)×折旧率+应摊管理费=(1000+
50)×20%+10=220万元
年变动成本总额=75×4=300万元
年总费用=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总额
=220+300=520万元
年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总成本-增值税
=582-500-582×5%=32.9万元
年应纳税金=年销售利润×33%=32.9%×33%
=10.857万元
年税后利润=年销售利润-年应纳税金
=32.9-10.857=22.043万元
投资回收期=投资额/年税后利润=50/22.043=2.27年
方案二:
贷款750万元,自有资金50万元,总投资800万元扩建车间,生产8万只
钢圈,全部卖给该汽车制造厂,则:
产品价格=150×(1-5%)=142.5元/只
年销售额=142.5×8=1140万元
年固定费用=(1000+800)×20+10=370万元
年变动费用总额=75×(1-8%)×8×104=552万元
年总费用=370+552=922万元
年销售利润=1140-992-1140×5%=161万元
年应纳税金=161×33%=53.13万元
年税后利润=161-53.13=107.87万元
投资回收期=800/107.87=7.42年
方案三:
扩建成型车间,达到8万只钢圈的生产能力,一部分产品卖给汽车制造厂,一部
分钢圈卖给其他厂。
每年供应汽车制造厂钢圈数量=4×0.6+8×0.4=5.6万元
销售额=150×2.4=360万元
每年供应给其他厂数量=3.2×0.6+1.2×0.4=2.4万只
销售额=150×2.4=360万元
年总销售量=5.6+2.4=8万只
年总销售额=7981+360=1158万元
年销售利润=1158-922-1158×5%=178.1万元
年应纳税金=178.1×33%=58.773万元
年税后利润178.1-58.773=119.327万元
投资回收期=800/119.327=6.7年
经比较可以发现,第二种方案的税后利润是第一种的4.89倍,投资回收期是
第一种的3.27倍,而第三种的相应值为5.41和2.96倍。所以,选择方案
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