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01/04/2001信息】 案例:
凯丰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机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集团。2000年3月,该集团
拟扩展业务,欲投资6000万元研制生产某种型号的车床。经研究,共定出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设甲、乙、丙三个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彼此间存在着购销关系:甲
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乙企业的原材料,而乙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提供给丙企业。
经调查测算,甲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市场价格每单位10000元(这里一单位是指生产
一件最终产成品所需原材料数额),乙企业以每件15000元提供给丙企业,丙企业以
20000元价格向市场出售。预计甲企业生产每单位原材料会涉及850元进项税额,并预
计年销售量为1000台(以上价格均不含税)。
甲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额
10000×1000×17%-850×1000=850000(元)
乙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额:
15000×1000×17%-10000×1000×17%=850000(元)
丙企业年应纳增值税额:
20000×1000×17%-15000×1000×17%=850000(元)
第二套方案是设立一综合性公司,公司设立甲、乙、丙三部门。基于上述市场调
查材料,可以求出该企业大致年应纳增值税额为:
20000×1000×17%-850×1000=2550000(元)
其数额和上一套方案完全一样,看似两方案对企业设立效果一样。其实不然,因
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凯丰集团最终采用了第二套方案。
分析:
本案例涉及到一个概念叫货币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
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大家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实:就是现在的1元钱和一年以后
的1元钱其经济价值是不相等的,其经济效用不相同的。现在的1元钱,比一年以后的
一元钱经济价值要大一些,这很显然,如果将1元钱存人银行,如果年利率为10%,
则一年以后会得到1.1元钱。
根据这种思路,我们再来看看凯丰集团设立的两套方案。
方案一中,甲企业生产出的原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出售给企业乙,这时要缴
纳一定数量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如果采用方案二,则这笔业务是在企业内的甲
部门转向乙部门,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当然这笔税款迟早要缴纳,而且数
额也不会变化,但迟缴的税款其实用价值小于早缴纳的税款。而且推迟纳税时间,相
当于从税务机关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企业的资金流动,这对于资金比较紧张的
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为了更好地说明货币的时间价值,这里假定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每年缴纳100元税款,缴纳3年,年利率是10%。
第二种情况是第三年一次性缴纳300元。
按第一种情况,
100×(1+10%)2+100×(1+10%)+100=331(元)
相对于第三年一次性缴纳331元,这显然是比300元多的,而且数值越大,其差额
越明显。
点评:
在一般经济生活中,为了使企业便于管理,也为了发挥专业分工的优势,很多大
企业往往采取第一种方案,但是本案例中企业却不这样,因为他更看重的是货币的时
间价值。对于大企业而言,如果专门生产某种产品,为了产生规模效应,采用第一种
方案较好,而该企业集团刚涉入这一领域,还不具规模优势,因此反其道而行之。这
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那就是不一定按照常规思维。
本案例中的焦点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不仅在缴纳税款时应注意,
在其他经济活动,经济当事人也应该引起重视。比如对某个项目收益进行评估时。
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也要求企业加快资金的运作,不要让资金停滞在某一处,因为
钱搁在那儿是不会生钱的。有了这种观点,企业看问题的态度就会不一样,比如会觉
得别人的欠债使自己的权益一天天受损。这样就会促使资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