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难题的解决技巧与例解:“雇佣”与“非雇佣”临时人员税收待遇差异
录入时间:2003-09-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9/2003信息】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有时需要雇佣
一些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具有“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通常是指企业长期或季节性聘用的一些从
事生产经营的临时人员。
另一种属于“非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通常是企业接受企业以外的人员提供劳
务。准确地说,“非雇佣关系”人员不能称之为“临时人员”,但习惯上,人们将两
类人员统称为“临时人员”。两类临时人员在税收上具有不同的待遇。一些企业由于
操作上的失误,往往被税务机关将雇员认定为非雇员,而遭致税收上的损失。
由于“非雇佣关系”人员为企业临时提供劳务,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在提供劳务后,
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并接规定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
凭税务机关开具的正式发票,作为原始凭证据以入账,并支付劳务费。如果每次收入
在800元以上的,企业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在计
算企业所得税时,这部分劳务支出,按规定可以获得税前扣除。
与企业具有“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的
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应税劳务,不属于营业税提
供应税劳务的范畴,不征营业税。由于存在雇佣关系,企业对临时人员的工资支出,
可以凭自制凭证(工资表)作为合法的原始凭证据以入账。当临时人员的月工资超过了
税法规定的免征额(月收入800元)时,企业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
得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国税发[2000]84号)第19条的规定,“在
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
由此可见,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也将临时人员作为计算计税工资职工人数的范
围。
[案例325]
[案情说明] 2002年6月29日中大(鹿泉)饲料有限公司聘请企业外人员赴紫微、吴
天朋、周迅兰三人为企业进行产品宣传,按照其散发宣传品的数量计算报酬。7月30日,
赴紫微、吴天朋、周迅兰3人,分别取得收入3000元、4000元、5000元。公司支付劳务
费时,采取临时人员工资表的形式进行发放。
[要求解答] 中大(鹿泉)饲料有限公司处理是否正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
[存在问题] 2002年10月29日税务机关检查后认为,赴紫微、吴天朋、周迅兰这
三名人员属于企业外人员,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据以入账,并认定公司的行为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情形,决定对公司处以
5000元罚款。
中大(鹿泉)饲料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黄丽芬认为,赴紫微、吴天朋、周迅兰三人属
于企业的雇员,临时人员工资表属于合法的原始凭证。
[分析指导] 处理上述案例的关键问题在于,企业与外聘人员之间究竟是否具有
“雇佣”关系。如果没有“雇佣关系”,说明税务机关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存在
“雇佣关系”,则说明公司的理由是正确的,不应受到处罚。
那么,应如何界定“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系”呢?
从形式上来说,确立雇佣关系必须通过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反之,未签订
劳动合同的“雇佣”,则被认定为“非雇佣”。
从实质上来讲,具有雇佣关系性质的临时人员的劳动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
所得,其取得的收入在性质上属于工资,而非雇佣关系人员的劳动所得,属于独立个
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其取得的收入纯粹是一种劳务报酬。
从时间上看,雇佣更具有长期性或至少是一段时间,而非雇佣则具有暂时性、一
次性。
从提供劳务的方式上来讲,雇佣人员提供劳务往往在受雇企业进行,有时也根据
受雇企业的要求,在指定的地点和空间进行,而非雇佣则不一定,根据自己的意愿,
可以在受雇企业进行,也可以不在受雇企业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判别是否具有“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第”更多地采用形式判
别法。如果企业与受雇临时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则被定为法律意义上的“临时人员”,
否则将视为非企业临时人员。
企业雇佣临时人员具有普遍现象。如果从实质上具有雇佣关系,企业应当注意与
纳税人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雇佣关系加以确立,以减少纳税风险和避
免遭致不必要的处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