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 正文

税收筹划谋略百篇(误区篇):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用得“过足、过活”

录入时间:2004-09-13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3/2004信息】 四、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用得“过足、过 活”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所得税减免申报期。摆在市地税局税政科黄科长办公桌上 的一份减免税报告,着实让黄科长觉得有些“不对劲”,由18个残疾职工和6个健 康职工再加上5个行管人员,一年生产出200多万元产品,实现销售2120万元, 利润高达280万元,纳税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申请减免企业所得税 102.3万元。从提供的手续来看,资料完整、齐全,按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仔细分析一下,这可能吗?是什么产品有如此高的利润,而仅有24个职工!黄科 长决定亲自做一次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福利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一次失 败的“税收筹划”。   福利厂由市伟力有限责任公司于1998年底投资新办,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 近几年来。伟力有限公司不断扩大规模,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每年上缴的企业所得税 都在100多万元。为了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公司财务经理建议投资新办福利企业, 这样,公司的一部分利润就分流到福利企业可以起到抵税的目的。应该说,这是税收 法律允许的,也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是,公司认为,好不容易批了一个福利企业, 就应该把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在财务经理的授意下,财务人员 人为地将公司生产的产品,以及发生的销售全部记入福利企业的账下,结果还是让精 明的黄科长查了出来,当然,这家福利企业也就不能享受所得税减免,申请减免的税 只得如数上缴。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