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 正文

税收筹划谋略百篇(企业所得税篇):跨期纳税调减台账如何建立(下)

录入时间:2004-09-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8/2004信息】 (四)广告费税前扣除台账   1.政策依据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2%的,可据实 扣除;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粮食类白酒广告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国税发[2000]84号)   2.台账填制说明   (1)销售(营业)收入:按照本年度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填写,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2)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2)=(1)×2%   (3)本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金额:按企业销售费用中实际列支的广告费如实填 写;   (4)尚未扣除的广告费余额: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金额”与“上年度 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广告费”之和填写。即,(4)=(3)+上期(6);   (5)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广告费:若(4)≥(2),填(2);若(4) <(2),则填(4);   (6)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广告费:(6)=(4)-(5);   (7)本期调整应纳税所得额:(7)=(3)-(5)。若结果为正数,表示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若结果为负数,则表示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3.台账填写示范   某工业企业2000年至2002年各年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000 万元、2500万元、2600万元,各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分别为:45万元、 51万元、48万元。若广告费扣除比例为2%,调整方法如下:   (1)2000年:   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2000×2%=40(万元),本期实际发生广告费 4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40=5(万元)。尚未扣除的5万元广告 费,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但在账务上不作调整。   (2)2001年:   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2500×2%=50(万元),本期实际发生广告费 51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1-50=1(万元)。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广 告费金额:5+1=6(万元)   (3)2002年:   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2600×2%=52(万元),本期实际发生广告费 48万元,本期发生额允许在税前扣除,前期尚未扣除的6万元,可以在本期扣除4 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万元,尚未扣除的广告费余额=6-4=2(万元), 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各年填写的台账如表11所示: 表11 广告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广告费实际发生或扣除年度 项 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1)销售(营业)收入 2000 2500 2600 (2)广告费税前扣除限额 40 50 52 (3)本年度实际发生广告费金 45 51 48 额 (4)尚未扣除的广告费余额 45 56 54 (5)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 40 50 52 广告费 (6)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广告 5 6 2 费 (7)本期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5 +1 -4 注:此台账适用范围不含经营粮食类白酒的企业。   (五)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1.政策依据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 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 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 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 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而 不是当月),在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   2.台账填写说明   (1)年度:摊销日期,指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和月份,以后年度按顺序类推。   (2)会计摊销额:指会计上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总金额。   (3)税收扣除额:指按税法规定允许在本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   (4)纳税调整额:纳税调整额=会计摊销额-税前扣除额。结果是正数为调增 所得额,负数为调减所得额。   (5)尚未扣除额:指允许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的金额。第一年尚未扣除额按本 年度纳税调整额填写,以后年度的尚未扣除额=上期尚未扣除额-本年税前扣除额。   3.台账填写示范   某股份公司2001年7月份开始生产经营,前期发生的开办费总额96万元, 7月份摊销开办费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96万元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96万元   本年度允许税前扣除额=96万元÷5年÷12个月×5个月=8(万元),应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6-8=88(万元);   2002年至2005年每年应调减所得额=96÷5=19.2万元;   2006年应调减所得额=96万元÷5年÷12个月×7个月=11.2(万 元)。 台账填制如表12所示: 表12 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 单位:万元 年 度 摊销日期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项目 2001年7月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会计摊销额 96 \ \ \ \ \ 税前扣除额 8 19.2 19.2 19.2 19.2 11.2 纳税调整额 +88 -19.2 -19.2 -19.2 -19.2 -11.2 尚未扣除额 88 68.8 49.6 30.4 11.2 0   (六)弥补亏损台账   1.政策依据   (1)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 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五年内不论 纳税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应连续计算弥补的年限。先亏先补,按顺序连续计算弥补 期。   (2)纳税人可在税前弥补的亏损数额,是指经税务机关按税法法规规定核实, 调整后的数额。   (3)对纳税人查增的所得额,不得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4)纳税人在国内投资、联营取得利润,如果投资方企业发生亏损,其分回的 利润可先弥补亏损,弥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再按照规定补缴所得税。为了简化计算, 企业发生亏损,对其从被投资方分回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息、红利、联营分利等)允 许不再还原为税前利润,而直接用于弥补亏损,剩余部分再按规定计算补税。如果企 业既有按规定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也有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可先用需要补税的 投资收益直接弥补亏损。弥补后还有亏损的,再用不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弥补亏损。 弥补后有盈余的,不再补税。   2.台账填写说明   (1)企业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纳税人报送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填报的数字如实填写;   (2)税务机关确认的所得额:按税务机关核实、检查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填写; 其中,税务机关查增的所得额是指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所得额再行调整后的净增加 额。逻辑关系式为:查增所得=(2)-(1);   (3)本年亏损弥补期限:指从下一纳税年度起的连续五年内。例如,2000 年发生亏损,则本栏填“2001年-2005年”;若经税务机关核查后,本年盈 利[即(2)>0],则本栏不填,用“-”表示;   (4)允许税前弥补的金额:按照前五年尚未弥补的亏损允许在本年度弥补的金 额逐年填写。填写本栏时,应注意本期税务机关查增的所得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5)应由税后弥补的金额:指从本年度起往前第五年(如本年度是2000年, 则往前第五年是1995年)的亏损在本年度弥补后的余额。该项目因在五年的弥补 期限内未弥补完,故不得结转以后年度税前弥补。   (6)结转下期弥补的亏损额:指以前年度亏损尚可结转下期弥补的金额。   (7)弥补后应纳税所得额:(7)=(2)-(4);   (8)应纳所得税额:(8)=(7)×所得税税率;若(7)<0,则本栏填 “0”。   3.台账填写示范   某企业1995年至1999年应纳税所得额(已经税务机关核实)分别为: -50万元、-40万元、-20万元、-5万元、-3万元。2000年至 2003年企业申报所得额分别为:15万元、-30万元、40万元、100万元; 税务机关确认的所得额分别为:26万元、-25万元、48万元、130万元。各 年台账填写如表13所示: 表13 弥补亏损台账 单位:万元 年 度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项 目 (1)企业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 15 -30 40 100 (2)税务机关确认的所得额 26 -25 48 130 其中:税务机关查增的所得额 11 5 8 30 2002- (3)本年于损弥补期限 - 2006年 - - 1995年:15 1996年:0 1997年:-20 1998年:0 1999年: 1996年:0 1997年:0 1998年:-5 1999年:0 2000年: (4)允许税前弥补的金额 1997年:0 1998年:0 1999年:-3 2000年:-13 2001年: 1998年:0 1999年:0 2000年:-12 2001年:-25 2002年: 1999年:0 2000年:0 2001年:0 2002年:0 2003年: (5)应由税后弥补的金额 1995年:-35 1996年:-40 1997年:0 1998年:0 1999年: 1996年:-40 1997年:-20 1998年:0 1999年:0 2000年: (6)结转下期弥补的亏损额 1997年:-20 1998年:-5 1999年:0 2000年:0 2001年: 1998年:-20 1999年:-3 2000年:-13 2001年:0 2002年: 1999年:-3 2000年:-25 2001年:-25 2002年:0 2003年: (7)弥补后应纳税所得额 11 -25 8 92 (8)应纳所得税额 3.63 0 2.16 30.26 责任人(签章)   (七)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台账   1.政策依据   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 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所得税中抵免。 企业每一年度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 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如果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足抵免时,未予抵免的投资 额,可用以后年度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抵免的 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参见财税字[1999]290号)。   2.台账填制说明   (1)税务机关确认的设备购置总额:按照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设备购置发票的 金额填列,不包括设备的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2)税务机关确认的可抵免的所得税额=1×40%;   (3)本年度购置设备的抵免期限:从本年度起连续计算至第五年,例如 1999年购置的设备,填“1999年-2003年”,如果本年度未购置设备, 则不填;   (4)设备购置前一年度企业申报的应纳所得税额=上期(6),如果本年度未 购置设备,则不填;   (5)税务机关查补设备购置前-年度所得税额=上期(7),如果本年度未购 置设备,则不填;   (6)本年度企业申报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按企业申报数如实填写;   (7)税务机关查补本年度企业所得税额:按税务机关查补数(通常指所得税汇 算清缴查补数)如实填写;   (8)与基期相比本年度新增所得税额=(6)-[基期(4)+基期(5)], 按设备购置年度逐年填写,如为负数,则填“0”;   (9)税务机关确认本年度可抵免的所得税额:按照设备购置年度的先后顺序计 算后逐年填写。如为第一年购置,则将(2)与(8)比较,若“(8)-(2)> 0”则填“(2)”,若“(8)-(2)<0”,则填“0”。如果非第一年购置, 则将上期(10)与(8)比较,若“(8)-上期(10)>0”则按“上期 (10)”的数据填列,若“(8)-上期(10)<0”则填“0”。对于同一技 术改造项目在同一年度中抵免的情况,应该注意计算后购置设备的抵免额时,应充分 考虑抵免后应纳所得税额以零为限,不足抵免的部分继续结转下期抵免;   (10)税务机关确认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余额=上期(10)-(9),按照 设备购置年度的先后顺序逐年对照,计算后填列。抵免余额累计数填列合计栏;   (11)税务机关确认不得结转抵免的金额:按超过五年抵免期尚未抵免的余额 填列;   (12)本年度抵免后应纳企业所得税额=(6)+(7)-(9)。   3.台账填写示范   某企业1999年度新批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投资期两年,1999年度7月1 日以后购置的设备金额为1000万元,2000年购置设备金额为800万元。 2002年又获准投资另一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金额为600万元。若1998 年至2004年该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额分别为100万元、200万元、140 万元、80万元、150万元、60万元、600万元,税务机关查补数分别为30 万元、50万元、20万元、40万元、50万元、40万元、70万元。各年台账 填写如表14所示: 表14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台账 单位:万元 设 备 购 置 或 抵 免 年 度 项 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税务机关确认的设备购置总额 1000 800 600 (2)税务机关确认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额 400 320 240 (3)本年度购置设备的抵免期限 1999-2003年 2000-2004年 2002-2006年 (4)设备购置前一年度企业申报的应纳所得税额 100 200 80 (5)税务机关查补设备购置前一年度所得税额 30 50 40 (6)本年度企业申报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200 140 80 150 60 600 (7)税务机关查补本年度企业所得税额 50 20 40 50 40 70 购置 新增 购置 新增 购置 新增 购置 新增 购置 新增 购置 新增 年度 税额 年度 税额 年度 税额 年度 税额 年度 税额 年度 税额 1999年 70 1999年 10 1999年 0 1999年 20 1999年 0 2000年 350 (8)与基期相比本年度新增所得税额 2000年 0 2000年 0 2000年 0 2000年 0 2002年 480 2002年 30 2002年 0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1999年 70 1999年 10 1999年 0 1999年 20 1999年 0 2000年 320 (9)税务机关确认本年度抵免所得税额 2000年 0 2000年 0 2000年 0 2000后 0 2002年 210 2002年 30 2002年 0 合计 70 合计 10 合计 0 合计 50 合计 0 合计 530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购置 抵免 年度 余额 年度 余额 年度 余额 年度 余额 年度 余额 年度 余额 1999年 330 1999年 320 1999年 320 1999年 300 1999年 0 2000年 0 (10)税务机关确认结转以后年度抵免的余额 2000年 320 2000年 320 2000年 320 2000年 320 2002年 0 2002年 210 2002年 210 合计 330 合计 640 合计 640 合计 830 合计 530 合计 0 购置 购置 购置 购置 购置 购置 (11)税务机关确认不得结转抵免的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年度 金额 1999年 300 (12)本年度抵免后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180 150 120 150 150 140 责 任 人(签章)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