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走出纳税筹划误区:税收链——一种全局观

录入时间:2003-09-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8/2003信息】 第三节 税收链——一种全局观 现在许多关于纳税筹划的文章,都是关于某一种税在某种情况下如何筹划,这是 一种局部的、而非整体与系统的思维。所谓整体与系统的思维应该是将企业面临的所 有税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说明什么是纳税筹划的全局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 什么是税收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税收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性质的税种, 又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所得性质的税种,还有诸如房产税、资源税等其他性 质的税种。如果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来看,企业先采购原材料,然后进行生产加工, 再销售产品。销售的产品,有的成了最终的消费品,有的则继续作为中间产品为后面 的企业所利用。所有这些环节都形成或实现价值,因此从总体来看就构成了产品的价 值链。在这条产品的价值链中,有一部分价值将以税收的形式上缴到国家财政。这些 上缴的税款,也形成了一个链条,这就是价值链。图7-1所示为税收链示意图。 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库存 | | | | 购买| 生产| 生产| 销售| ↓ ↓ ↓ ↓ -- 税收 --- 税收 --- 税收 --→ 图7-1 税收链示意图 我们在这里提出税收链概念的目的,关键是想说明我们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该 具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不能因为对某个税种进行筹划,而间接地使另一个税种的支出 大大增加,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总的税收支出增加,反而得不偿失。除此以外,如果纳 税人具有了税收链的观念,他就会更加容易地找出纳税筹划的易胜之地,也就是在哪 个环节纳税筹划最容易减少整体的税负。 对单个具体的企业来说,只要考虑本企业产品的税收情况就可以了。但是,从社 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如果纳税人具有价值链的观念,则不但要考虑本企业的税收情况, 而且要从企业产品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位置来考虑,尤其要为下游企业着想。由于企业 的产品最终是要销售给购货方的,如果纳税人能从他人的角度进行考虑,则可能为自 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例如,对于一个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即使其销售产品的价格(这里 指含税价)比一般纳税人的要低,只要不低到一定的程度,别人就不一定会购买。道理 很简单,对于购货方来说,如果购买了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则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 从而增值税无法抵扣,这无疑会增加购货方的成本,因此,购货方要综合考虑才会决 定购买或不购买。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地为他人着想,则可能会通过降低自身产品的价 格,或是通过税务机关开出一定数量的增值税发票,再或者通过达到一定的条件,使 自己满足一般纳税人的条件,从而可以为客户开具发票。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