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企业集团的税务筹划

录入时间:2003-05-20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0/2003信息】 企业的税务筹划,是指企业以降低成本、 增加税后利润为目的,在做出重要经营决策之前,以顺应税法的立法意图为前提,综 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 的行为。它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税务筹划,一般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采用互惠定价 企业集团可以采取互惠定价亦称转移定价来达到缩小税基,减少税额的目的。互 惠定价是企业集团根据其经营战略目标,在关联企业之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专门 技术、资金借贷等活动时所确定的集团内部价格。它不由市场供求决定,主要服从于 企业集团整体利润的要求。互惠定价本身可能有多项目的,为减轻税负而采用的互惠 定价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利润转移,达到降低集团整体税负的手段。互惠定价作为集 团企业间一种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法,如集团内部各纳税企业盈亏存在差异,甲企业处 在高利润期间,乙企业处在亏损期间,通过互惠定价可以转移利润,平衡利润,缩小 税基。但是企业集团在采用互惠定价法进行税务筹划时,对于互惠定价的确定,不能 违背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和价值规律,要在商品价格波动的合理范围内进行,并且要 有充足的理由。 二、遵循交易规则 在税法中除少数税种采用单一税率外,均有多种不同的税率,有的还采用累进税 率,因而企业有较大的筹划空间。上述互惠定价也是降低税率的有效方法如企业集团 内部甲企业适用的税率高,乙企业适用的税率低或处在免税期,当甲企业销售产品给 乙企业时,应低价销售;反之,乙企业销售产品给甲企业时,应提高价格。同样,这 种关联方交易也不能任意妄为,随意调整,应遵循交易规则。而且税法也有明确规定, 关联企业间的交易应按独立企业间的交易进行,否则税务机关将进行调整。 三、合理归属企业集团所得年度 要正确预测销售的形成、各项费用的支付,了解企业集团获利的趋势,作出合理 安排,以享受最大的减轻税务的利益。 如折旧基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如果预期物价将长期上涨,则应尽快采 用加快折旧法,一方面可以加快投资回收速度,将收回的价值用于再投资,减少物价 水平上升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税负档板效应,延缓税收支付现金流出量, 从而使企业在物价上涨前拥有较多的现金进行投资,获得收益再用于税款支付。而预 计物价将持续下降,则应采用直线法折旧,从而保证紧缩时期企业税收负担的平均, 相对于加速折旧,折旧年限在紧缩后期的税收负担较低,税后利差较大,可以利用其 货币价值较高的购买力进行投资更新。 四、利用租赁方法减轻税负 一是可以在经营活动中以支持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轻税负;二是在 签订合同时,支付租金的方式可内双方共同商定,承租企业可以从减轻税负的角度出 发,通过租金的平衡支付来减少企业的利润水平,使利润在各个年度均摊,以减轻税 负。三是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属同一利益集团时,租赁可以使他们之间直接、公开地将 资产从一个企业转移给另一个企业。同一利益集团中的一方出于税收目的,将盈利较 好的生产项目连同设备一道以租赁形式转租给另一方,并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相对足额 的租金,最终可以使该集团的税负降低。 五、平衡企业集团各纳税企业之间的税负 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税收征课的范围和税种存在差异,税率高低不一, 还可能存在减免税优惠的企业等,因此有必要通过核心控股公司和财务中心实施的 财务决策和战略调整,平衡集团税负,降低集团的整体的税负水平。其操作方法大致 有:一是核心控股公司设在经济特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兼 并收购亏损企业,通过低成本扩张,实现产业重组,而且也可以享受盈亏抵补的税收 好处。三是企业集团财务中心设在税收协定网络较发达的区域,获得享受借贷款免征 或少征预提税和营业税的好处;四是大量利息收入可以通过财务中心得到筹划和分配, 取得抵免税款或延缓纳税的效果 六、争取企业集团整体延缓纳税期限 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延缓纳税期限,可以享受类似无息贷款的利益。一般来说, 应纳税款延期越长,所获的利益越大。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期间,延缓纳税的理财效 益更为明显。 比如,企业在设置分支机构时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即分公司和子公司。从税务 角度分析,分公司的主要优点是其亏损或损失可以冲抵总机构的利润,此外还可以不 缴纳资本注册税和相应的印花税。然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不能享受有关的优惠条 件,无法利用超期纳税获得的好处。子公司与分公司在税收方面的利弊相反,其最大 优点是便于利用延期纳税获利,主要缺点是必须独立承担亏损。企业应反复权衡二者 的利弊得失作出抉择。通常的方案是,在开始设置分支机构时选择分公司,以便营运 初期容易发生的亏损可以冲抵总公司的利润;扭亏为盈后则应适时转换为子公司,以 便享受延期纳税的好处。 由于资金存在时间价值,因此从税务筹划方面考虑,选择财务核算方法的基本准 则是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推迟纳税时间。如某公司当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为5000 万元,成本4000万元,毛利率20%,当年共收到分期付款销售价款2000万元,到款实 现的利息50万元,这些货物以现销价格计算的销售额为4500万元。其损益计算方法有 四种: 1.全部毛利法:5000-4000=1000万元; 2.毛利百分比法:2000×20%=400万元; 3.差价摊计法:(4500-4000)+(2000/5000)×(5000-4500)=700万元; 4.普通销货法:(5000-4500)+50=550万元: 虽然上述四种计算方法都不会减少应纳所得税的总和,但由于当期毛利越小,可 以延迟缴纳的所得税就越多。因此,本例中应采用毛利百分比法计算当期毛利。 七、利用税负转嫁方式降低税负水平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承担 的过程,旨在消除或减轻自身的纳税义务。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弹性决定着税收能 否转嫁、如何转嫁以及转嫁的有效程度。较为常见的方式是,如果需求弹性大于供给 弹性时,则向前转嫁的可能性大,即一部分税收通过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向前 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向后转嫁的部分较 大,即一部分税收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向后转嫁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 买者。 影响税负转嫁的重要因素除了供求弹性以外,还包括课税范围、计税方法以及市 场结构类型等因素。一般来说,课税范围越广,越易于税收转嫁。从量计税,由于税 额不受价格变动影响,税收转嫁闲难。从价计税,由于税额随价格的变动影响,税收 转嫁就比较容易。对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一般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税收短期 内无法予以转嫁。但从长期来看,在产品生产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各个生产者是形成 整个行业提价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从而税收最终要加在价格中,而完全向后转嫁 给消费者。在垄断竞争市场下,单个生产者可利用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进行适当 调整,从而有可能把税收部分地加入价格,向后转嫁给消费者。 八、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是税务筹划涉及的重要领域 企业融资的常见方式有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借款和融资租赁。其中发行股票属 于增加权益资金,另三种都是扩大借入资金。权益资金的好处是风险小、稳定,无固 定利息负担;不利之处是其成本为股息,必须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支付,并且对股息一 般还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借入资金的成本是利息,可以作为财务成本在税前列支,具 有资金成本抵税的优点;其缺点是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可能破产 清算,因而风险较大。这两类融资方式的选择并无定规,必须就具体情况考虑成本、 税收和收益,以税后利润最大为目标,确定采用哪一种筹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运用税务筹划,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水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问题,没有通行的法则。相比之下,企业树立税务筹划意识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经营决 策的始终,要比机械地学习和运用几个具体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具意义。 企业的税负虽然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但税负的轻重却是在企业做出有关经营决 策时就已经决定的。因此,为了降低税收成本,在做出经营决策之前就必须综合考虑 不同决策可能导致税负上的不同,从而进行税务筹划。更为重要的是税务筹划必须遵 循成本效益的原则。由于税务筹划方案在很多情况下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较长时间, 存在着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金支付的时间性差异,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和成本、收 益的比较时,必须考虑税务筹划的风险和资金的时间价值。不能认为税务最轻的方案 就是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 降。牺牲企业整体财务利益换取税收负担的降低是不可取的。(an200304027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