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必须遵循游戏规则
录入时间:2003-02-12
【中华财税网北京02/12/2003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税收筹
划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付诸于行动。但是在目前,一些企业和个人由于对税收筹
划没有正确的认识,做了一些自认为是“筹划”,但最终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的事,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开展税收筹划同做其他事一样,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掌握、遵循这些规则,
才不会扭曲税收筹划,避免堕入偷逃税的泥潭,从而实现节税的目的。
筹划的合法性规则
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
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
定执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税收法定主义。税收筹划的目的,是通过税收法规、税收
政策和税收征收程序的某些特殊规定,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
限度地降低或减轻税负。因此,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必须以合法性
为前提,不得与税法规定相违背。无论开展什么形式的税收筹划,都必须正确认识筹
划,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严格区分筹划与避税、逃税、骗税的关系,防止将合法
筹划与违法筹划混为一谈,与税收筹划的初衷相悖,偏离合法筹划的轨道。
筹划的程序性规则
税收法定主义包括程序法定。《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
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纳税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书面申请
减税、免税。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
批。因此,任何企业的税收筹划必须遵从法定的程序,制定筹划方案并按此方案纳税,
最终要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行,特别是对于一些特定的或特殊的筹划方式,应在与
税务机关达成共识后方可操作。在税收运作中要向税务机关提出相应的书面申请,由
税务机关进行核查审批,只有在税务机关认定合法的前提下,才能付诸具体行动。
筹划的有效性规则
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尤其是目前我国处在经济发展和
转型时期,加上加入WTO后财税政策的调整,使税收筹划必须面对现实,及时把握
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发生的变化,抓住变化带来的机遇,适时进行筹划。有效性
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性,即在具体筹划运作时,要针对企业不同的生
产经营情况,开展有的放矢的筹划。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规
模所实行的不尽相同的税收政策,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入点,制订相应的筹划方案;
二是时限性,遇到具有很强的适用时限的财税政策,筹划者必须把握良机,及时筹划,
投入应用。
筹划的税企关系规则
企业应该与税务机关及税收理论界保持良好的接触。就税收理论工作者而言,他
们总是站在税收理论的最前沿,税制有什么问题,可能会进行何种调整,他们往往知
道得比别人早,而税收筹划过程本身极为重视如何防止税制漏洞和挖掘税收信息。纳
税人多关注税收理论动态,就会发现许多有用的信息。
建立起良好的税企关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提供的灵活性,开展税收筹
划。如果税企关系处理不好,就会被税务机关作为反避税重点或稽查重点,或在适用
法律的选择上,在税法规定的最高幅度内进行处罚。因此和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
也是税收筹划的一项关键性的游戏规则,不容忽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