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融资筹划很重要
录入时间:2002-09-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9/30/2002信息】 企业经营的第一步就是要筹集到企业发展
所需要的资金,而融资过程中是可以进行税收筹划的。因为不同的融资方式之间有税
收差异;企业融资有成本,不同的融资行为成本不同,企业不仅仅需要筹集到所需要
的足额资金,而且要实现融资成本的最小化,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留下了余地。
按照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所形成的负债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享有所得税利益。而相比之下,股息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的,只能在企业的税后利润
中进行分配。因此,企业就可以进行筹划,通过资本结构的合理搭配来实现税收筹划
的目的。
一般说来,为获取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发挥利息费用抵税效果,企业内部集资和企
业之间拆借资金方式筹资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方法效果最差。因为通
过企业内部融资和企业之间拆借资金,这两种融资行为涉及的人员和机构较多,容易
寻求到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发挥利息费用抵税效果。企业仍可利用与金融机构特殊的业
务联系实现一定规模的筹资,从而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另外,企业应缩短筹建期和
资产购建期,尽可能加大筹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的份额,以便直接冲抵当期损益,
实现税收筹划,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一般而言,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即支付利息和纳税前的收益率)是要高于
债务利息率的,负债的增加可以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但是,负债的过度增加也
会导致负效应的出现,因为债务利息是要定期支付的。如果负债的利息率高于息税前
的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的收益会随着债务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在企业
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就需要认真地考虑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之间的合理搭配,进行
税收和整体利益的比较,作出合理的选择,以实现权益资本收益的高水平。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我们不能不考虑融资租赁的利用,因为融资租赁是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式。从税收筹划的角度来说,融资租赁也是企业用以减
轻税负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承租人来说,租赁可获双重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因长期
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的负担和风险;二是可在经营活动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
的利润,减少税基,从而减轻税负。租金的支付过程比较平稳,与购买企业所需的机
器设备相比,更具有均衡性。因为购买设备时,其价款一般为一次性支付;即使用分
期付款的方式,资金的支付时间仍是比较集中的,而租赁过程中所支付租金的方式,
可在签订合同时与双方共同商定。这样,承租企业可从减轻税负的角度出发,通过租
金的平衡支付来减少企业的利润水平,使利润在各个年度均摊,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
的。对出租人来说,不需要过分关心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就可取得数额较高的租金
收入。可见,无论是对于承租人,还是对于出租人来说,融资租赁都是十分有利的。
当出租人和承租人属同一利益集团时,租赁还可以使他们之间直接地、公开地将
资产从一个企业转给另一个企业。同一利益集团中的一方出于某种税收目的,将赢利
较好的生产项目连同设备一道以租赁形式转租给另一方,并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足够高
的租金,最终可使该利益集团所享受的待遇最为优惠,税负最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