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最新关税纳税筹划实务:出口商品退(免)税的账务处理方法——出口商品退(免)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方法

录入时间:2001-11-12

  【中华财税网北京11/12/2001信息】 一、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的账务处 理 (一)一般贸易自营出口方式下 1.采购货物时,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后,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3.报关离境后,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出口销售收入 4.申报出口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 5.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同时,商品购进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退税率计算的应退增值税 金之间的差额,作分录: 借:出口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 6.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7.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发生退关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处理。 定期结转商品成本和其他往来账款,会计处理略。 (二)一般贸易委托出口方式下 1.发出委托销售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委托销售商品 贷:库存商品 2.收到代销清单或出口单证时, 借:应收账款(代销款) 贷:出口销售收入 3.收到代销货款时(扣除手续费后), 借:银行存款 销售费用--代销手续费 贷:应收账款 4.申报出口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同时,商品购进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退税率计算应退增值税金 之间的差额,作分录: 借:出口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发生退关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处理。 定期结转商品成本和其他往来账款,会计处理略。 (三)外贸企业进料加工业务应退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委托加工方式下 1)外贸企业免税进口已备案的料件时, 借:商品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等 2)验收入库后, 借:库存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贷:商品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3)委托加工发出商品材料时, 借:加工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贷:库存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4)支付加工费并取得加工费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加工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5)收回加工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贷:加工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6)商品报关离境时,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出口销售收入 7)申报加工费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同时,加工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对应出口商品的退税率计算 的应退增值税金之间的差额,作分录: 借:出口销售成本 贷:出口销售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发生退关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处理。 定期结转商品成本和其他往来账款,会计处理略。 2.作价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并收回成品复出口方式下 在这种贸易方式下,外贸企业在主管海关和税务机关备案进口料件后,还须向主 管出口退税税务机关填报“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经批准后,向主管征税的税务机 关办理免税进口料件作价加工时计算增值税但不计征人库的手续,对其计算作价销售 料件但不入库的增值税额,应抵减其收回成品的应退增值税额。 [案例47] 以前[案例42]例,料件报关进口时, 借:商品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等 验收入库后, 借:库存商品材料(进料加工) 贷:商品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若海关减征了增值税,此笔分录应增加: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额)贷:银行存款;一般地,对外贸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进口料件实行免 税保税监管,成品复出口后,持有关出口单证向海关和税务机关进行进口料件的核销) ①作价加工料件并开具料件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等 117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内销 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元 ②到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履行进口料件的“计但不入库”手续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7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进料加工计算但不入库税金)17万元 ③收回成品并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进料加工) 2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万元 贷:应付账款等 234万元 ④出口报关离境并在账务上作: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商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 ⑤申报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1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万元 ⑥对应抵减的计征不入库税金, 借:其他应付款(进料加工计算但不入库税金) 17万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 17万元 ⑦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万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 l万元 ⑧对成品收回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额与按退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金 之间的差额, 借:商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 1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6万元 发生退关退货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出口商品成本和其他往来账款,账务处理略。 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应退(免)税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一)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在“免、抵、退”税税收管理办法下 退(免)税的账务处理 1、一般贸易方式下采用“免、抵、退”管理办法的生产企业每个季度的第一个 月或第二个月按“免、抵、退”公式计算的当月应纳税额为正数时,计缴增值税;为 负数时,结转下月继续抵扣。到第三个月,计算的当月应纳税额为正数,计缴增值税; 若为负数,根据整个季度的出口销售比例是否超过50%来决定退税还是结转到下季 的第一个月继续抵扣。因此,若按月计算的应缴税额为正数并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季中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应缴税额为负数且整个季度出口比例不到5 0%时,分别结转到下月继续抵扣。到第三个月应缴税额为负数且整个季度出口比例 超过50%时,企业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主管出口退税税务机关的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在按公式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时,对计算的不予免税、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作: 借:出口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若发生退关或退货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珠海天诚实业公司2001年第一季度有关业务资料假设免、抵、退计算为: [案例48] 第一个月出口折合人民币2000万元,内销400万元,当月、进项税额为7 0万元,月初进项税额即上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 若征税率17%,退税率为9%,则: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各的税额=录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人民币外 汇牌价×(增值税征税率-出口退税率) =200×(17%-9%) =16(万元) 当月应纳税额=当月内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当月不予免征、 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上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400×17%-(70-16)-10 =4(万元) 当月应纳增值税4万元(在下个月初申报缴纳)。 [案例49] 第二个月出口100万元,内销100万元,当月进项税额50万元,则: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人民币外 汇牌价×(增值税征税率-出口退税率) =100×(17%-9%) =8(万元) 当月应纳税额=当月内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当月不予免征、 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上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100×17%-(50-8) =-25(万元) 当月不纳税,25万元申报下一月继续抵扣。 [案例50] 第三个月出口300万元,内销50万元,当月进项税额10万元,则: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人民币外 汇牌价×(增值税征税率-出口退税率) =300×(17%-9%) =24(万元) 当月应纳税额=当月内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月进项税额-当月不予免征、 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上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50×17%-(10-24)-25 =-2.5(万元) [案例51] 因该季出口占整个销售比例|-2.5|<300×17%,所以2.5万元可 办理退税。 财务处理: 第一个月发生进货时, 借:原材料(或材料采购) 411.7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万元 贷:应付账款等 481.7万元 [案例52] 发生销货时, 借:应收账款等 668万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 --自营出口收入 200万元 --内销收入 4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万元 [案例53] 月末计算时,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税额16万元,作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 1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万元 [案例54] 对计算的4万元应纳税金,作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4万元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4万元 [案例55] 第二个月:月初申报缴纳上个月应缴4万元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万元 贷:银行存款 4万元 [案例56] 本月发生进货时, 借:材料采购 294.12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0万元 贷:应付票据等 344.12万元 [案例57] 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等 217万元 贷:产品销售收人 --自营出口收入 100万元 --内销收入 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万元 [案例58] 月未计算的应纳税额-25万元结转下月继续抵扣;对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 税额8万元,作: 借:出口销售成本 8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万元 [案例59] 第三个月:发生进货时, 借:材料采购等 58.82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万元   贷:应付账款等 68.82万元 [案例60] 销售时,作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等 358.5万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     --自营出口收入 300万元     --内销收入 5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万元 [案例61] 月未计算时,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税额24万元,作: 借:出口销售成本 24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4万元 [案例62] 对2.5万元退税,作分录: 借:应收出口退税 2.5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5万元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2.5万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 2.5万元 2.“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 生产企业开展“进料加工”业务,料件免税进口并经海关和税务机关备案后,向 主管出口退税税务机关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对免税进口料件计算 进项税额,但在计算免、抵、退税时,对此料件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税额并予以扣减。 [案例63] 三星公司是从事“进料加工”贸易业务的生产企业,2000年第三季度最后一 个月进口的免税额为17万元;加工成品全部出口,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假设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9%;月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为零;本季度出口比 例为65%;该企业已填报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申请表”。则: 当月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人民币外汇牌价×(征 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1200×(17%-9%)-1000×(17%-9%) =16(万元) 当月应纳税额=内销货物售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 税额)-上月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0-(17-16)-0 =-1(万元) 因为,|-1|<1200×9%,且整季出口比例65%>50%,所以,1 万元可办理出口退税。 会计分录: 进口材料时, 借:材料采购 1000万元   贷:应付账款 1000万元 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1000万元   贷:材料采购 1000万元 产品复出口后, 借:应收账款等 1200万元   贷:出口销售收入 1200万元 对计算的当月不予免税、抵扣和退税的税额16万元,作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 16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万元 月未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略。 申报退税时, 借:应收出口退税 1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万元 收到退税款后, 借:银行存款 1万元   贷:应收出口退税 1万元 (二)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在“先征后退”管理办法下退(免) 税的账务处理 1.一般贸易方式下 [案例64] 广州宏发公司是生产企业,2001年3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0万元,当 期出口销售2000万元,内销1000万元,假设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 税率为9%,则: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出口销售收入×征税率-当期全部进 项税额 =1000×17%+2000×17%-200 =310(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销售收入×退税率 =2000×9% =180(万元) 对退税率低于征税率产生的增值税差额即2000×(17%-9%) =160(万元)转入出口销售成本中,同时,由于该企业实行“先征后退”税收管 理办法,所以会计分录应为: 产品出口销售后, 借:应收外汇账款等 2000万元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180万元    产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 160万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20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万元 对内销的产品 借:应收账款等 1170万元   贷:产品销售收入--内销收入 10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万元 对本月应纳的增值税,月未作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10万元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10万元 月未成本结转处理略。 下月初按纳税期限交纳增值税时,作分录: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1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10万元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180万元   贷:其他应收款 180万元 2.进料加工方式下 [案例65] 以[案例44]为例,在“先征后退”税收管理办法下,该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 加工业务退税的会计分录: 由于已备案免税进口料件在“先征后退”税收管理办法下,视同征税计算了进项 税额,同时,又因进口料件的征税率和先征后退下的退税率不同,因此产生的增值税 差额应分别冲减出口销售成本和应收出口退税,所以有: ①已备案的免税料件进口后, 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83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11万元(83×17%)   贷:产品销售成本--出口销售成本 6.64万元 (83×8%)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7.47万元 (83×9%)     应付外汇账款等 83万元 ②材料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进料加工 83万元   贷:材料采购--进料加工 83万元 账款往来略。 ③成品出口后,由于成品退税率与征税率不同而产生的增值税差额即2490× 8%=199.2(万元)转入出口销售成本中,因此有: 借:应收外汇账款等 2490万元    产品销售成本 199.2万元    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224.1万元 (2490×9%)   贷: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249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3.3万元 (2490×17%) ④月未对应缴的增值税,作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09.19万元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9.19万元 账款往来及结转成本略。 ⑤下月初按增值税纳税期限交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09.19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9.19万元 ⑥以后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216.63万元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16.63万元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