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新世纪个人纳税筹划:案例分析与点评——巧发工资薪金

录入时间:2001-10-17

  【中华财税网北京10/17/2001信息】 [案例] 长兴纸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种纸张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该公司共有员工50 人。1999年年终,公司经理贺某鉴于该年生产经营效益不错,决定给每位职工发 放年终奖金15000元。并拟定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12月份一次性发放。 方案二:12月、1月分两次发放,每人每次发7500元。 方案三:12月、1月、2月分三次发放,每人每次发放5000元。 经讨论研究,公司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 [分析] 本案涉及到奖金的发放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6]206号文《关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 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 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于对每月 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已按月扣除了费用,因此对上述奖金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 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因而本案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则全 部奖金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纳税,其计算如下: 每人应纳税额=15000×20%-375=2625(元)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累进税率,因此,如果工资、薪 金所得较多,则合适用较高的税率。本案中如果该项奖金一次性发放,则职工会负担 较多税款。这时,如果采用分摊筹划法,将这笔奖金分几个月发出去,则可能使职工 获得更多的实际收益,带来更好的经济效果。 但是本案是采用第二种方案还是第三种方案呢? 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则每人应纳税额为: (15000/2×20%-375)×2=2250(元) 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案,则每人应纳税额为: (15000/3×20%-375)×3=1875(元) 仅从应纳税额上看,第三种方案更加经济,但发放次数过多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上 的混乱,而互年终奖金主要是为春节准备,因而长兴公司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而不选 择还在2月份发放(已过春节),即第三种方案。 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将奖金在平时分散地发给职工,使每月收入相对均街,则可 能会更节省税款。 [点评]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 所得额的增加,其适用的税率也随着攀升,因此某个时期的收入越多,其相应的个人 所得税税收比重就会越大。如果某个纳税义务人的工资、薪金类收入极不平均,相对 于工资、薪金收入非常平均的纳税义务人而言,其缴纳税收的比重就大得多。这个时 候,对工资、薪金的筹划就可以采用平均分摊的方法。 一般来说,这种分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奖金的分摊筹划。这在本案中已经说得很清楚。 二、工资的分摊筹划。有些单位的工资发放是根据其经营绩效进行的,因而在某 些经营变化较大的企业里,职工的工资会很不均匀。这时如果职工和单位进行一定的 协调,将工资的发放相对平均化,则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三、利用政策的筹划。 政策之一:特殊行业的纳税政策。为了照顾某些受季节或产量等方面因素影响的 特定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规定的其他行业,对于 其职工工资收入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给予特殊的政策。对于这些特定行业的职工取 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征收。属于该行业的职工就 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收入平均化,相应减少应缴税额。 政策之二:实行年薪制的纳税政策。对于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的工资薪 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这种企业的 职工不要忘了利用该项政策。 进行这种筹划应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很多因素,比如案中企业采用第二种方案而不 采用第三种方案。当然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即进行筹划到底有没有 实际意义。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