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谋略百篇(解析篇):什么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特点
录入时间:2004-08-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8/30/2004信息】 (六)税收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税收筹划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是在对税法进行认真
研究比较后,对纳税进行的一种最优化选择,符合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在有多种纳
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作出缴纳低税负的决策是无可非议的,征税人不应当加以
反对。用道德的名义劝说纳税人选择高税负,不是税收的法律要求。
2.筹划性。税收筹划一般是指在应税行为发生之进行的规划、设计和安排。它
可以事先测算出税收筹划的效果,因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
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发生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
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作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
的,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往往也不同,
这在另一方面向纳税人显示出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
应纳税款已经确定而去偷税或欠缴税款,都不能认为是税收筹划。
3.目的性。目的性表示纳税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
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的税收成本,低的税收成本意味着高的资本回收率。
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不是指不按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收的欠税行为)。纳税
期的推后,也可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降低资本成本(减少利息支出)。
不管是哪一种,其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
4.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政府为了某种(些)经济或社会目的,根据经营者、
消费者希望减轻税负、获得最大利益的心态,有意识地制定一些税收优惠、税收鼓励
政策、税收规定差异,引导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采取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行为。
5.普遍性。各税种规定的纳税人、纳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减免税
及纳税期限等方面,一般都有差别。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收筹划的机会,也决定了
税收筹划的普遍性。
6.多变性。各国的税收政策,尤其是各税种的实施细则等,随着政治、经济形
势的变化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税收筹划也就具有多变性。纳税人应随时关注国
家税收制度的变动,进行税收筹划的应变调整。
7.专业性。主要不是指纳税人的税收筹划需要其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进行,而
指面临社会大生产,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国际经贸业务的日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
大,而各国税制也越来越复杂,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税收筹划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作
为第三产业的税务代理、税务咨询便应运而生。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会
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税务事务所纷纷开辟和发展有关税收筹划的咨询业务,说
明税收筹划向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4)